[发明专利]小口径立体辐射塑料采暖管道的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6501.1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厚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口径 立体 辐射 塑料 采暖 管道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采暖管道的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口径立体辐射塑料采暖管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小口径立体辐射塑料采暖管道(支管直径一般小于12mm)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采暖系统中,如天花板辐射采暖、墙面辐射采暖及地板辐射采暖等。目前,小口径立体辐射塑料采暖管道的连接技术大多采用机械式连接方式如卡套式、卡压式和滑紧式铜管件连接等。这些连接方式中用到的连接管件一般为金属件,其价格昂贵;且机械连接密封处会因金属连接管件与塑料管材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大引起的材料收缩变形量不同而出现连接处渗水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且能有效防止渗漏的小口径立体辐射塑料采暖管道的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口径立体辐射塑料采暖管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干管和支管,所述干管上设有与所述支管外径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支管通过热熔焊接方式插装在所述连接孔内。通过在干管上开设连接孔,并采用热熔焊接的方式将支管与干管连通形成整体式结构,根据高分子材料熔接理论,支管与干管的连接处塑料熔为一体且其强度高于本体强度,有效地解决了机械连接存在的渗水问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管的连接端内设有支撑件。通过采用在所述支管的连接端内加设支撑件的技术方案,能有效地防止由于支管较薄的管壁在热熔时塌陷而引起接头处水堵或缩径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管道的实际过水孔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件为筒状结构的金属件,所述支撑件的外径与所述支管的内径相配合。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的支撑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孔沿所述干管的纵向成排均匀布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干管上沿纵向均匀布置一排或两排甚至三排连接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干管的外径R1≥16mm,所述支管的外径R2≤12mm。
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在干管上开设连接孔,并采用热熔焊接的方式将支管与干管连通形成整体式结构,根据高分子材料熔接理论,支管与干管的连接处塑料熔为一体且其强度高于本体强度,有效地解决了机械连接存在的渗水问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在所述支管的连接端内加设支撑件的技术方案,能有效地防止由于支管较薄的管壁在热熔时塌陷而引起接头处水堵或缩径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管道的实际过水孔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且防渗漏效果好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支管和支撑件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干管1,支管2,连接孔3,支撑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口径立体辐射塑料采暖管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干管1和支管2,所述干管1上设有与所述支管2外径相配合的连接孔3,所述支管2通过热熔焊接方式插装在所述连接孔3内。通过在干管1上开设连接孔3,并采用热熔焊接的方式将支管2与干管1连通形成整体式结构,根据高分子材料熔接理论,支管2与干管1的连接处塑料熔为一体且其强度高于本体强度,有效地解决了机械连接存在的渗水问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上述支管2的连接端内设有支撑件4。通过采用在所述支管2的连接端内加设支撑件4的技术方案,能有效地防止由于支管2较薄的管壁在热熔时塌陷而引起接头处水堵或缩径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管道的实际过水孔径。所述支撑件4为筒状结构的金属件,所述支撑件4的外径与所述支管2的内径相配合。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的支撑件。
上述连接孔3沿所述干管1的纵向成排均匀布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干管1上沿纵向均匀布置一排或两排甚至三排连接孔3。在实际生产时,可将连接好的干管1和支管2的基本拼接单元作为立体辐射采暖模块单元,这样,在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施工面积和工况等,选购合适数量的所述立体辐射采暖模块单元,这样能大大的提高施工效率。所述干管1的外径R1≥16mm,所述支管2的外径为:6≤R2≤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6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楔形连接板
- 下一篇:一种衬氟三通法兰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