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挤出机机头用隔热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的机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6460.6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5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祝军;黄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H01B13/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侯雁 |
地址: | 21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挤出机 机头 隔热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涉及电缆绝缘挤出机机头用隔热方法,通过该隔热方法,能有效隔离挤出机机头不同温度控制区域的温度。
本发明二涉及应用上述方法的挤出机机头,尤其涉及在电缆导体上能同时挤包双层绝缘层的挤出机机头。
背景技术
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
在电线电缆生产的技术领域,需要解决一些特殊技术难题时常常会用到双层共挤,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976975U公开的轻型供电电缆。
为保证绝缘层的挤包效果,现有技术手段是采用挤出机,即:通过挤出机,将绝缘材料紧紧包覆在电缆导体上。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495305U公开一种电缆双层共挤用机头,其包括壳体,壳体为筒体形状,筒体内孔为锥形孔,锥形孔内从大端到小端依次穿插有外锥形的外导胶管、内导胶管、进线导管,其中内导胶管与外导胶管贴合固定于锥形孔大端的壳体外壁,进线导管端部顶住内导胶管的外壁,锥形孔小端设有挤出模具,有调节螺栓穿过壳体外壁顶住挤出模具外壁,有端盖顶住旋合安装于锥形孔小端顶出挤出模具。
现有技术的难题:双层绝缘挤出时,挤出机机头的不同区域,其温度的控制要求不同,现有的挤出机机头无法有效控制不同温度控制区域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一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挤出机机头用隔热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实现:隔离挤出机机头的不同温度控制区域,实现挤出机机头的温度控制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挤出机机头用隔热方法,其中:
——所述双层挤出机机头包括内层分料器、后机体、中间隔热模、外层分料器和前机体,后机体和前机体上均设有加热装置,后机体的内侧与内层分料器连接,前机体的内侧与外层分料器连接;
——中间隔热膜位于后机体和前机体之间,并通过中间隔热模隔离后机体和前机体的温度。
进一步,当低温材料塑化的最高温度高于高温材料的最低塑化温度时,所述中间隔热模是中间设有单个流体通道的中间隔热模。
进一步,当低温材料塑化的最高温度低于高温材料的最低塑化温度时,所述中间隔热模是中间设有两个流体通道的中间隔热模。
本发明目的二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隔热方法的双层挤出机机头,该机头能有效实现:达到挤出机机头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挤出机机头,其包括内层分料器、后机体、中间隔热模、外层分料器、前机体、模芯和模套,其中:
——所述后机体上设有与内层分料器连通的内层进料口,且所述后机体的内侧与内层分料器连接,所述前机体上设有与外层分料器连通的外层进料口,且前机体的内侧与外层分料器连接;
——所述内层分料器是中空的,所述模芯穿过内层分料器一端并与内层分料器接触,所述模芯的前端设有模套;
——所述后机体和前机体上均设有加热装置,所述中间隔热膜位于后机体和前机体之间;
——所述中间隔热膜与内层分料器之间是1#通道,所述中间隔热膜与外层分料器之间是2#通道。
进一步,所述中间隔热膜是中间设有单个流体通道的中间隔热模或者中间设有两个流体通道的中间隔热模。
更进一步,所述后机体与内层分料器的连接面是锥面或圆柱面,所述前机体与外层分料器的连接面是锥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
1、前机体和后机体之间设中间隔热膜,有效对后机体和前机体的温度区域进行分隔,满足挤出机机头的不同温度控制要求,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针对不同的温度要求,采用不同的中间隔热膜,提高适应性,保证隔热要求。
3、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面或接触面采用锥面、圆柱面,能保障挤出机工作时的配合精确性,即使在结构尺寸调节完成后,或更换模具换规后,也能保障机头结构尺寸的稳定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紧固件,2、内层分料器,3、后机体,4、中间隔热模,5、外层分料器, 6、前机体,7、模芯,8、模套, 9、模套并帽,10、前法兰。11、前紧固件,12、1#通道,13、2#通道,14、内层进料口,15、外层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6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