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抗皱的鳄鱼油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4739.0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2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亮;廖龙兴;董欣;熊赐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鼍龙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2 | 分类号: | A61K8/92;A61Q19/02;A61Q19/08;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苏蕾;高瑜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皱 鳄鱼 护肤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护肤品,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美白抗皱的鳄鱼油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达到淡化肌肤细小皱纹、色斑和痘疤,保持肌肤持久湿润等改善肤质的效果,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化妆品中配入丰富的肌肤营养品或加入具有遮盖力、折射率高且微颗粒的着色力高的颜料,如银杏提取液、大豆卵磷脂、维生素、胶原蛋白、二氧化钛、红丹、有机色素等等。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干性、中性、油性等肤质的肌肤更加滋润,强遮盖力的颜料针对肌肤上存在的细小皱纹、色斑、痘疤等进行遮盖。但是这些营养成分只有部分被肌肤吸收,而绝大部分只是残留在肌肤表面,因此造成浪费和残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些保湿成分过于油腻,皮肤无法充分吸收,所形成油脂堆积于毛孔中,造成毛孔堵塞的问题;并且加入强遮盖力的颜料的化妆品,对调整色斑、雀斑、痘疤等色调上的缺点有效,而其对细小皱纹、痘疤等明显形态上的缺点的改善却不太有效,甚至有时反而会使细小皱纹更加突出。
研究表明,鳄鱼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我们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鳄鱼油在皮肤中具有较好的渗透能力,可将药物成分携带至皮肤深层,促进皮肤的吸收。同时鳄鱼油在治疗创伤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对烫伤、烧伤、晒伤形成的疤痕与瘢痕,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但是,目前国内外对鳄鱼油产品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水平,因此对鳄鱼油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成为了技术人员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同时也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美白抗皱的鳄鱼油护肤品。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白抗皱的鳄鱼油护肤品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所提供的美白抗皱的鳄鱼油护肤品,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
水为余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剂可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或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皱剂可包括γ-亚麻酸;所述美白剂可包括维生素C或维生素B6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湿剂可包括水溶性保湿剂和脂溶性保湿剂,所述水溶性保湿剂可包括透明质酸或鳄鱼胶原多肽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脂溶性保湿剂可包括凡士林。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添加剂可包括原料添加剂、半成品添加剂和成品添加剂,所述原料添加剂可包括水杨酸或柠檬酸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半成品添加剂可包括吐温20,所述成品添加剂可包括植物香精、尼泊金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美白抗皱的鳄鱼油护肤品可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
鳄鱼油12-18%;十八醇8.5-10.5%;单硬脂酸甘油酯5.5-9%;
羊毛脂2.2-2.4%;γ-亚麻酸0.3-1.2%;凡士林9-11%;
维生素C0.7-1.2%;维生素B61-1.2%;
透明质酸1.2-3.3%;鳄鱼胶原多肽0.3%-0.8%;
水杨酸0.2-0.3%;柠檬酸0.2-0.4%;吐温206-7.5%;
植物香精0.002-0.01%;尼泊金甲酯0.002-0.01%
水为余量。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美白抗皱的鳄鱼油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预定质量百分比含量称取各组分;
2)将组分中的脂溶性物质溶于鳄鱼油,得到溶液A;
3)将组分中的水溶性物质溶于水,得到溶液B;
4)使所述溶液A与溶液B乳化均匀。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脂溶性物质包括乳化剂、抗皱剂和脂溶性保湿剂,将所述脂溶性物质与鳄鱼油置于容器中搅拌均匀,加热至70-90℃并不断搅拌,使各组分充分溶解后,将其冷却至60℃,即得到所述溶液A;步骤3)中,所述水溶性物质包括水溶性保湿剂、原料添加剂和美白剂,将所述水溶性物质溶于少量水中,搅拌均匀,加热至60-80℃并不断搅拌,使各组分充分溶解后,将其冷却至60℃,即得到所述溶液B;步骤4)中,将所述溶液A和溶液B混合,加水混匀,加入半成品添加剂,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水、所述溶液A和所述溶液B的质量比可为1:(0.6~2.0):(0.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鼍龙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鼍龙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4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厚胶紫外光移动掩模光刻的三维光强分布模拟方法
- 下一篇: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