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94499.4 | 申请日: | 2013-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亮;杨波;丁正亚;丁超;罗忠富;袁绍彦;周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77/02;C08L77/06;C08L23/36;C08L51/06;B29B9/06;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
聚酰胺 100份;
氨基酸改性乙烯共聚物 2~30份;
助剂 0.1~5 份;
所述氨基酸的分子量大于或等于131;
所述的氨基酸改性乙烯共聚物,由重量比为100:0.5~20的带活性基团的乙烯共聚物与氨基酸经过熔融混合,发生接枝反应得到;所述活性基团为能与氨基酸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的酸酐基、环氧基或羧基。
2.一种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聚酰胺 100份;
氨基酸改性乙烯共聚物 2~30份;
助剂 0.1~5 份;
所述氨基酸的分子量大于或等于131;
所述的氨基酸改性乙烯共聚物,由重量比为100:0.5~20的带活性基团的乙烯共聚物与氨基酸经过熔融混合,发生接枝反应得到;所述活性基团为能与氨基酸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的酸酐基、环氧基或羧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的分子量为131~1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为PA6或PA6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的特性粘度2.0~3.0 dL/g。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活性基团的乙烯共聚物其乙烯共聚物母体选自乙烯-丙烯-环戊二烯共聚物EPDM、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活性基团的乙烯共聚物为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辛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丙烯-环戊二烯共聚物、环氧接枝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或端羧基的乙烯-丁烯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含抗氧剂和/或脱模剂。
9.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聚酰胺树脂、氨基酸改性乙烯共聚物及助剂在高混机中混合均匀,混合机的转速为450~600转/分钟,随即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40~26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混合,然后造粒、冷却、干燥。
10.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聚酰胺复合材料在制备扎带、连接器、电动工具、电子电器或汽车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44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