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形转子旋转电磁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92623.3 | 申请日: | 2013-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8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 发明(设计)人: | 程树康;柴凤;陈磊;裴宇龙;于艳君;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B6/10 | 分类号: | H05B6/10;F24H1/1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转子 旋转 电磁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旋转电磁加热装置,当结构确定时,只能通过改变外部动力的输入量来改变输出的热功率。当以风能为动力输入系统时,低速时不能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电磁加热装置温度调节途径的单一性,以及外部能量较低时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而提出了锥形转子旋转电磁加热装置。
锥形转子旋转电磁加热装置,它包括端盖、出口、定子部件、转子部件、保温层、进口、外罩、压力弹簧、圆柱滚子轴承、可滑动压圈、推力球轴承、密封罩和轴,
定子部件由定子铁心、若干导电条、若干导管、短路环和外被组成,
所述定子铁心的内部轴截面呈等腰梯形,外部为圆柱形,定子铁心内部沿轴向开有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以轴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个通孔内放置一根导电条和一根导管,短路环设置在定子铁心左右两端,所有导电条经短路环连接形成笼形导电回路,定子铁心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端盖,两个端盖的中间均固定有圆柱滚子轴承,转轴通过圆柱滚子轴承与两个端盖固定连接;
外被覆盖在定子铁心外侧,所述外被与定子铁心的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的流体媒质外通路,定子铁心轴向左右两端和内部轴截面侧设置有密封罩,且定子铁心轴向左右两端与密封罩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与导管形成流体媒质内通路,定子铁心轴向左右两端的密封罩上分别开有流体进口和出口,流体媒质内通路和流体媒质外通路中均充满流体媒质,流体媒质内通路与流体媒质外通路连通,外被外部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外层由外罩屏蔽,转子部件外表面为圆台的侧壁,转子和定子之间留有均匀的气隙,转子套接在轴上,轴设置有台肩、压力弹簧、可滑动压圈和推力球轴承均套在轴上,所述压力弹簧位于台肩与可滑动压圈之间,推力球轴承位于可滑动压圈与圆柱滚子轴承之间。
本发明在传统旋转电磁加热装置的原理基础上结合了锥形电机的理论。它既能利用电磁理论和旋转电机中损耗与温升的概念,将输入的能量充分、有效地转换为热能,即将输入的能量全部作为“损耗”转化为有效热能输出。又能利用锥形转子和气隙调节机构实现转子在轴向的移动,使气隙磁场具有可调性,从而完善了传统的电磁加热装置,扩展了其温度可调范围。此外,通过转子部件与气隙调节机构相互作用,增加了低速时加热装置的气隙以减小其定位转矩,以利于低速下系统的起动,因此,该加热装置不但可以与电动机、水轮机等动力机械装置配套使用,更利于与风机配套使用,能在低转速下充分利用风能。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供暖、洗浴等领域,又因其锥形转子气隙可调这一独特的优点,其配套使用的动力系统很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锥形转子旋转电磁加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与所述的锥形转子铁芯的轴截面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永磁体的极性分布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的锥形转子铁芯的轴截面示意图;
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五所述的永磁体的极性分布示意图;
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六所述的锥形转子铁芯的轴截面示意图;
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七所述的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为切向充磁时极性分布示意图;
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七所述的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时极性分布示意图;
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八所述的锥形转子铁芯的轴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锥形转子旋转电磁加热装置,它包括端盖1、出口2、定子部件、转子部件、保温层5、进口6、外罩7、压力弹簧8、圆柱滚子轴承9、可滑动压圈10、推力球轴承11、密封罩12和轴18,
定子部件由定子铁心3、若干导电条14、若干导管15、短路环17和外被13组成,
所述定子铁心3的内部轴截面呈等腰梯形,外部为圆柱形,定子铁心内部沿轴向开有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以轴18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个通孔内放置一根导电条14和一根导管15,短路环17设置在定子铁心3左右两端,所有导电条14经短路环17连接形成笼形导电回路,定子铁心3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端盖1,两个端盖1的中间均固定有圆柱滚子轴承9,转轴18通过圆柱滚子轴承9与两个端盖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26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舞台灯光信号编解码系统
- 下一篇:LED路灯自动保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