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酸性染料固色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92362.5 | 申请日: | 2013-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7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8F283/10 | 分类号: | C08F283/10;C08F220/18;C08F220/06;C08G59/10;D06P5/08;D06P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酸性染料 固色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固色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酸性染料固色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开发的固色剂合成原料及合成过程中可能会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使用中也可能有甲醛产生,且生产流程较长,工艺条件不太容易控制,处理后的蚕丝织物不具有良好的固色效果,水洗容易掉色,而且对手感影响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环保型酸性染料固色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保型酸性染料固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5份的二甲胺水溶液加入四口反应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开动搅拌并升温至30℃,开始滴加环氧氯丙烷溶液,在1h内滴完,控制温度在55~60℃,环氧氯丙烷加完后保温反应2h;
步骤2)滴加1.5份丙烯酸丁酯和0.1份30%的过硫酸钾溶液,1h滴完,控制温度在80±3℃,再反应3h;滴加1份甲基丙烯酸溶液,1h滴完,在85±3℃下反应3h,冷却至室温后,用醋酸调节pH值为5~6,最后得到淡黄色透明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为一种环保型酸性染料固色剂,可以任意比例和水相溶使用,且所述固色剂一般用于真丝如双绉或素绉缎的酸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固色工艺一般采用浸渍法,具体为:真丝织物在固色剂中浸渍处理30min,烘干后,在140℃焙烘3min;所述固色剂用量 20~40g/L且根据面料特点及染料染色深度选择,浴比即织物和水的重量比为1:30,温度,60~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开发的固色剂合成原料及合成过程中不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使用中也无甲醛产生,生产流程较短,工艺条件控制容易。在生产中应用工艺简单,处理后的蚕丝织物除有良好的固色效果,水洗不易掉色。
适用于真丝织物(如双绉、素绉缎等)酸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整理,整理后蚕丝织物干摩擦牢度一般能达到4级或者4~5级(5级最好);湿摩擦牢度一般能达到4级,耐水洗牢度一般在4级或以上,耐汗渍牢度也均在4级以上;固色处理后对色织物的色光影响很小,色差控制可达到4~5级(5级最好);处理后的蚕丝染色织物不但有良好的固色效果,而且对手感影响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环保型酸性染料固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5份的二甲胺水溶液加入四口反应瓶中,通入氮气保护,开动搅拌并升温至30℃,开始滴加环氧氯丙烷溶液,在1h内滴完,控制温度在55~60℃,环氧氯丙烷加完后保温反应2h;
步骤2)滴加1.5份丙烯酸丁酯和0.1份30%的过硫酸钾溶液,1h滴完,控制温度在80±3℃,再反应3h;滴加1份甲基丙烯酸溶液,1h滴完,在85±3℃下反应3h,冷却至室温后,用醋酸调节pH值为5~6,最后得到淡黄色透明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为一种环保型酸性染料固色剂,可以任意比例和水相溶使用,且所述固色剂一般用于真丝如双绉或素绉缎的酸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固色工艺一般采用浸渍法,具体为:真丝织物在固色剂中浸渍处理30min,烘干后,在140℃焙烘3min;所述固色剂用量 20~40g/L且根据面料特点及染料染色深度选择,浴比即织物和水的重量比为1:30,温度,60~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23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