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有源模拟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2345.1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韩磊;刘涛;王瑶;袁中琛;陈培育;赵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20 | 分类号: | G01R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有源 模拟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继电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有源模拟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从事继电保护工作,进行继电保护装置及高压断路器调试工作中,经常遇到以下问题:a、在调试现场的工程建设初期,往往一次开关设备不具备传动条件,在模拟重合闸故障、备自投保护动作等需要断路器位置接点的保护时给传动带来困难,降低调试效率;b、年度预试定检,继电保护调试人员和高压断路器检修人员同时征用高压断路器,检修高压断路器的工作人员和继电保护装置调试人员轮流检修作业,延长了电力线路停电时间,交叉作业也容易出现安全隐患;c、重复整组试验,高压断路器反复跳合闸试验动作,缩短高压断路器寿命,给高压断路器机械结构带来不利的影响;d、因高压断路器处于通电运行状态,不允许停电,继电保护装置检查排障时,不可能直接将带电运行运行高压断路器跳闸。基于上述原因,迫切希望有一种便携仪器代替高压断路器。
然而目前市场上已有模拟断路器普遍存在以下缺点:a、现有模拟断路器不能将A/B/C三相开关看成是三相独立的断路器,当模拟备投保护动作,变压器保护动作等涉及多个开关的保护时,需要多个模拟断路器;b、现有模拟断路器需要外接220V交流电源,使用不方便;c、现有模拟断路器不提供操作箱功能,不能实现保护装置空接点跳闸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有源模拟断路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有源模拟断路器,包括壳体、容纳在壳体内的内置12V电池及内置电路,
其中,由内置可充电12V电池供电的内置电路包括三路结构完全相同的电路,在第一路电路中,包括连接在±6V电源之间的合闸电路、跳闸电路及位置保持电路;
其中,所述合闸电路是由合闸按钮开关HA1并联合闸线圈接点1及空接点合1后串接合闸继电器H1,然后再串接由防干扰电容C1和位置继电器DL21的常闭接点DL21cb1构成的并联电路;
其中,所述位置保持电路包括连接在±6V电源之间,由位置继电器DL11的接点DL11ck1串接跳闸继电器T1的常闭接点T1cb后与合闸继电器H1的接点H1ck并联,然后与位置继电器DL11串接的电路,以及连接在±6V电源之间,由位置继电器DL21串联位置继电器DL11的接点DL11ck2的电路,位置继电器DL21是位置继电器DL11的拓展位置继电器;
其中,所述跳闸电路是由跳闸按钮开关TA1并联分闸线圈接点1及空接点分1后串接失灵按钮开关SL1、跳闸继电器T1,然后再串接由防干扰电容C4和位置继电器DL11的接点DL21ck1构成的并联电路;
与第一路电路相同,第二,第三路电路分别对应三相交流电中的另外两相,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所述内置电路还包括连接在±6V电源之间由三相/单相转换开关串联三相/单相转换继电器ZH构成的电路,所述三相/单相转换继电器ZH的接点开关ZHck1、ZHck2分别连接在三路合闸电路之间及三路跳闸电路之间;
所述内置电路还包括连接在±6V电源之间由位置继电器DL11的接点DL11ck3串接A相合闸指示灯HD1构成的电路、由位置继电器DL11的常闭接点DL11cb1串接A相分闸指示灯TD1构成的电路、由位置继电器DL12的接点DL12ck3串接B相合闸指示灯HD2构成的电路、由位置继电器DL12的常闭接点DL12cb1串接B相分闸指示灯TD2构成的电路、由位置继电器DL13的接点DL13ck3串接C相合闸指示灯HD3构成的电路及由位置继电器DL13的常闭接点DL13cb1串接C相分闸指示灯TD3构成的电路。
而且,所述外壳由金属板制成长方体金属外壳,在金属外壳的前面板上,分别制有三相合/分操作及显示区、辅助接点连接区、110V线圈接入点连接区及空接点接入点连接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2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