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签和标记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92061.2 申请日: 2005-02-08
公开(公告)号: CN103465531A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发明(设计)人: 褚嘉希;黄志松;李凯;李兴亚;P·玛莉安;T·E·塞伦伊 申请(专利权)人: 艾利丹尼森公司
主分类号: B32B7/12 分类号: B32B7/12;B32B27/3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赵蓉民;张全信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标签 标记 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5年2月8日、申请号为200580006322.6(PCT/US2005/003843)、发明名称为“标签和标记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了于2004年3月10日提出的临时申请序列号60/552,044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被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签,更具体而言涉及聚合物膜标签,以及使用水基粘合剂将此聚合物膜标签应用于容器的方法。

发明背景

将标签应用于由聚合物或玻璃制成的容器或瓶子是一种常规实践。此类容器和瓶子是以很多种形状和大小可得的,用于盛装很多不同类型的物质,例如去污剂、化学药品、润滑油、软饮料、酒精饮料等。标签提供了包括容器的内含物和其它信息在内的信息,例如容器或容器的内含物的供货商。

一种被广泛应用且众所周知的标记技术使用水基粘合剂,此技术通常被称为水基“冷胶贴标(cold glue labeling)”或“块状贴标(patch labeling)”。在此类标记方法中,水基粘合剂被施用于标签,所述标签通常被叠放在盒中,然后将标签转移到转移工具上,随后将标签施用于相关的容器。使用水基粘合剂要求必须通过蒸发水分而进行干燥。因此,此项技术的早期实践—其现在依然是普遍的—使用了由具有高湿气渗透率“MVTR”的纸质基材制造的标签,因此,在标签被施用于容器之后,粘合剂的干燥并不受阻碍。在纸标签的情况下,干燥在标签应用于容器之后几小时内发生。尽管将纸张与水基粘合剂结合起来使用,提供了快速干燥的标签,但也产生了在行业内已知的其它问题,例如抗撕扯性差、湿度敏感性、耐久性比较差、起皱、卷边等。而且,再循环塑料玻璃容器变得日益流行,并且如果使用了纸标签,那么在再循环之前若不去除标签的话,将不可能回收这类容器。

在各种领域中,聚合物膜材料以及膜面材已被描述作为标签使用,但是它们在上述类型的标记应用—其中使用了水基粘合剂—中的使用已经受到限制,这是由于具有基本不渗透水的聚合物膜,湿气逸出是非常困难的,而其对加速的干燥过程是必要的。当在标签中使用聚合物膜和面材作标签时,水基粘合剂的缓慢干燥也会增加获得满意的标签与容器的粘合所必需的时间。这通常会导致在处理和储存过程中标签移动,以及在标签表面上的形成可见的的鼓泡结果,这是美观上所不期望的。尤其在高温下,例如在夏天存在,观察到鼓泡发生。

清晰聚合物标签由于可为装饰性玻璃和塑料容器提供无标签的外观,而越来越受欢迎。纸标签妨碍了容器和/或容器中的内含物的可见性。清晰标签增强了容器的视觉美感,因此增强了产品的视觉美感,并且在包装装饰市场比纸标签增长更加迅速,因为消费品公司正在不断尝试升级他们贮存架上的产品外观。

因此,生产标签,尤其是生产聚合物膜标签是期望的,使用水基粘合剂,所述标签可以被施用于容器,其中在可接受的时间期间内,粘合剂干燥,并且标签粘合到容器上。

实施方式概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标签,其包括:

(A)聚合物膜,其含有苯乙烯聚合物,所述膜具有一个上表面和一个下表面,且具有约15至约150g/m2/天的MVTR,及

(B)与膜的下表面相接触的水基粘合剂。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标签,其包括:

(A)定向膜,其含有苯乙烯聚合物,所述膜具有一个上表面和一个下表面,且具有为约15至约90g/m2/天的MVTR,及

(B)与面材的下表面相接触的水基粘合剂。

另外,本发明涉及使用上述标签标记基材的方法。

发明详述

当提到一层或第一层相对于另一层或第二层的关系时,术语“覆盖(overlies)”和同类词例如覆在……上面(overlying),以及相似词语指的是这样的事实,即第一层部分地或完全地覆在第二层上面。覆盖第二层的第一层可以与第二层接触,也可以没有接触。例如,一层或多层可以被放置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术语“位于……之下(underlies)”和同类词例如“置于……之下(underlying)”及相似词语具有类似的意思,只是第一层部分地或完全地位于第二层之下而非之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丹尼森公司,未经艾利丹尼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2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