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沼气发电储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91111.5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5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鹏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沼气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生物沼气发电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电力输送到偏远地区的成本非常高昂,且非常容易收到气候的影响。同时在偏远地区的农作物秸秆大量的被用于烧火做饭或取暖。而有些区域也建立了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来生成氧气的沼气发生器,但是这些沼气也都被用来作为燃料来做饭或取暖。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发电以方便使用并节省输电成本的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合理的生物沼气发电储能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物沼气发电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农作物干鲜秸秆进行厌氧发酵以产生沼气的沼气发生器D2-1、用于对沼气进行脱硫脱水脱二氧化碳的沼气清洁装置D2-2、用于储存沼气的压力罐D2-4、用于利用沼气发电的沼气燃料电池D2-5、用于进行储能的钠硫储能电池D2-6;其中所述沼气发生器D2-1连接沼气清洁装置D2-2,所述沼气清洁装置D2-2连接压力罐D2-4,所述压力罐D2-4连接沼气燃料电池D2-5,所述沼气燃料电池D2-5连接钠硫储能电池D2-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沼气发生器D2-1通过沼气管道D2-3连接沼气清洁装置D2-2;所述沼气清洁装置D2-2通过沼气管道D2-3连接压力罐D2-4;所述压力罐D2-4通过沼气管道D2-3连接沼气燃料电池D2-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沼气燃料电池D2-5通过连接电线D2-9连 接钠硫储能电池D2-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钠硫储能电池D2-6中的电能逆变成标准电压的变压器D2-7,所述钠硫储能电池D2-6通过所述变压器D2-7连接输出端D2-8。
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利用前述任一种生物沼气发电储能系统进行发电的方法,包括:
利用农作物干鲜秸秆进行厌氧发酵以产生沼气;
将沼气进行清洁后输送到压力罐,并由压力罐输送到沼气燃料电池以进行发电;其中所述沼气燃料电池利用碱金属做电解质时只能让离子通过的特性在燃料电池的正、负极间产生电势差以进行发电;
将所述沼气燃料电池发的电输送到钠硫储能电池进行储存,并经过变压器进行逆变后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利用农作物干鲜秸秆进行厌氧发酵来进行发电、通过压力罐来储存沼气、通过沼气燃料电池进行发电、通过钠硫储能电池进行储能。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农作物干鲜秸秆来进行储能、发电,以为对太阳能进行储能并发电,以在偏远地区进行发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生物沼气发电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物沼气发电储能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的,包括利用农作物干鲜秸秆进行厌氧发酵以产生沼气的沼气发生器D2-1、用于对沼气进行脱硫脱水脱二氧化碳的沼气清洁装置D2-2、用于储存沼气的压力罐D2-4、用于利用沼气发电的沼气燃料电池D2-5、用于进行储能的钠硫储能电池D2-6;其中所述沼气发生器D2-1连接沼气清洁装置D2-2,所述沼气清洁装置D2-2连接压力罐D2-4,所述压力罐D2-4连接沼气燃料电池D2-5,所述沼气燃料电池D2-5 连接钠硫储能电池D2-6。其中,所述沼气发生器D2-1通过沼气管道D2-3连接沼气清洁装置D2-2;所述沼气清洁装置D2-2通过沼气管道D2-3连接压力罐D2-4;所述压力罐D2-4通过沼气管道D2-3连接沼气燃料电池D2-5。其中,所述沼气燃料电池D2-5通过连接电线D2-9连接钠硫储能电池D2-6。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钠硫储能电池D2-6中的电能逆变成标准电压的变压器D2-7,所述钠硫储能电池D2-6通过所述变压器D2-7连接输出端D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鹏,未经蓝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1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