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过程调整时间可调的PID参数整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90970.2 | 申请日: | 2013-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平;刘秀杰;陈岩;张玲芳;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5B11/42 | 分类号: | G05B11/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过程 调整 时间 可调 pid 参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ID参数整定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过程调整时间可调的PID参数整定方法。
背景技术
PID控制器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PID控制器的发明可追溯至1939的美国专利,它是由英国的考伦德(Albert Callender)和斯蒂文森(Allan Stevenson)申报的。PID控制器的目的是:要确保整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抑制外部干扰的影响和优化系统的性能,在此前提下尽可能的要求操作的简单、易懂,并尽可能地有很广的适用范围。因此,基于先进的科技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PID控制方法,以更好地改进工业现场的效率和生产成本。
PID控制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因此,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技术成为PID控制器实施成功的关键。自从1942年Tayor公司的J.G.Ziegler和N.B.Nichols提出Ziegler--Nichols整定准则(简称Z-N整定法)后,就再没有更有影响力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出现。不过,用Z-N整定法整定的PID控制系统的调整时间是固定的,不可调整的。这对于要求控制系统的调整时间可随需要调整的控制系统就不适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PID控制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适用范围广的控制过程调整时间可调的PID参数整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控制过程调整时间可调的PID参数整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当前已知类型的被控过程进行辨识,获得被控过程模型参数;
2)根据控制要求选定PID控制器类型;
3)根据被控过程类型、PID控制器类型从基于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及调整时间的PID控制器参数计算表中查出对应的PID参数整定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根据被控过程模型参数计算PID控制器参数,并根据参数计算结果控制各PID控制器。
所述的基于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及调整时间的PID控制器参数计算表具体为:
表中,Gc(s)为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表达式,G0(s)表示被控过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K、T、τ分别为被控过程的放大系数、时间常数和纯滞后时间,Kp、Ti、Td分别为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ts为控制过程调整时间。
所述的基于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及调整时间的PID控制器参数计算表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
所述的被控过程的类型包括有自平衡过程和无自平衡过程,所述的有自平衡过程的表达式为:所述的无自平衡过程的表达式为:
所述的PID控制器类型包括比例控制器、比例积分控制器、比例微分控制器和比例微积分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基于多容惯性(MCP)标准传递函数和标准传递函数系统与调整时间的关系进行PID参数整定,经本发明方法整定后的PID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性强、鲁棒性高和减少执行器磨损的特点;
2)本发明方法适用范围广,且适用于那些要求调整时间可随需要调整的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控制过程调整时间可调的PID参数整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要求反应缓而超调量小的控制系统并具有稳定性强、鲁棒性高和系统调整时间可调的特点。该方法中采用的基于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及调整时间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计算表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可重复使用。
所述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计算表如表1所示,该计算表是先依据多容惯性(MCP)标准传递函数按照控制器的标准传递函数设计法推导出基本公式然后根据MCP标准传递函数系统与调整时间的关系添加调整时间得出的,相应控制器参数(Kp、Ti、Td)的整定计算公式共16个。与Z-N法公式相比,多了针对PD控制器的2个公式。PD控制器在工业控制中应用很广泛。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09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