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9629.5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4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宋阜;林建雄;谢能建;杨金洪;钱文连;何向明;高剑;王莉;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xNi0.5-yMgyMn1.5O4,0.95≤x≤1.05,0.01<y≤0.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0.02y≤y≤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x=1,y=0.04或0.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的充放电电压范围为3.0V至4.95V。
5.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分别提供可溶于一液相溶剂的一镍(Ni)源、一锰(Mn)源及一镁(Mg)源;
将所述镍源、锰源和镁源溶于所述液相溶剂中形成一含有Ni+、Mn2+、及Mg2+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镍源、锰源和镁源按照Ni:Mn:Mg的摩尔浓度比为(0.5- y):1.5:z混合,且0.01<y≤0.04,z>y;
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一沉淀剂,使所述Ni+,Mn2+及Mg2+共沉淀,得到一共沉淀物;
从所述混合溶液中分离提纯所述共沉淀物得到一前驱体Ni(0.5-y)/2Mgy/2Mn0.75CO3,烧结该前驱体,得到一前驱体氧化物Ni(0.5-y)/2Mgy/2Mn0.75O,以及;
将所述前驱体氧化物与一锂源均匀混合后进行烧结,得到正极材料LixNi0.5- y MgyMn1.5O4,其中,0.95≤x≤1.0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源、锰源及镁源为镍、锰和镁的硝酸盐、硫酸盐、甲酸盐、盐酸盐、醋酸盐以及柠檬酸盐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4y≤z≤1.7y。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中Ni+,Mn2+及Mg2+的浓度和大于等于0.8mol/L且小于等于3mol/L。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与所述前驱体氧化物按照Li:(Ni+Mn+Mg)的摩尔浓度比为(0.95-1.05):2混合。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的烧结温度为450℃~750℃,烧结时间为4-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96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