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89432.1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2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主要由两个集流管、连通两个集流管的扁管及设在扁管间的翅片构成,所述扁管设置有供制冷剂通过的微通道。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剂通过所述集流管的进口端进入到所述集流管内,然后经由集流管进入到微通道扁管内,在扁管内流动的过程中与外界的空气发生热交换,从而实现制冷或制热。在理想的情况下,制冷剂应均匀的分配到每个扁管的微通道内,以保证换热器的最佳换热效率。然而实际使用中,所述集流管通常呈细长状,制冷剂由于受到所述集流管内的阻力影响,使得集流管入口端和远端的制冷剂的流量相差比较大,这种制冷剂在集流管中流动不均匀,会加剧制冷剂在扁管中的分配不均,进而影响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冷剂能够在集流管长度方向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到使扁管中的制冷剂分配更均匀,以提高换热效率的微通道换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扁管,以及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集流管管体、供制冷剂进出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流通孔,所述集流管管体上设置有若干扁管孔,所述第一集流管设置有沿所述集流管管体纵向延伸的分隔部件,所述分隔部件包括主隔板与副隔板,所述主隔板将所述集流管管体分隔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且所述主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分流孔;第一腔体靠近扁管一侧设置,所述扁管的一端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腔体中;副隔板将第二腔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相对独立的沿纵向延伸的流通腔,所述第一腔体与至少一个流通腔之间用于分隔的分隔部件的主隔板上设置有分流孔连通该流通腔与第一腔体。
所述第一集流管还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在纵向方向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相对独立的分配室,每个分配室都各有一组扁管相连通;且其中至少有一个分配室不直接连通流通孔,该分配室通过主隔板上设置的分流孔与流通腔连通从而连通流通孔。
所述流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一端,其中一个流通腔对应的分流孔设置于所述分隔部件的主隔板上远离所述流通孔所在位置一端的相对较远一端,该流通腔连通的分配室不直接连通流通孔,该分配室通过主隔板上设置的分流孔与该流通腔连通从而连通流通孔。
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还包括分配腔,所述分配腔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设置所述流通孔的一侧,所述分配腔连通所述流通孔和所述流通腔。
所述分隔部件的主隔板与副隔板为沿第一集流管纵向延伸的板状结构,所述分配腔与所述流通腔连通,每一流通腔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通过设置的多组分流孔连通,各组分流孔沿所述主隔板纵向排布,分流孔的组数与流通腔的数量相同或。
所述分隔部件将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基本完全分隔开,所述流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不直接连通,所述流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分配腔、所述流通腔以及所述分隔部件的所述主隔板上的所述分流孔连通。
所述第一集流管靠近设置流通孔一端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主隔板一端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端盖的内表面,所述主隔板将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隔开,所述第一端盖的内表面距离所述副隔板有一定间距,形成一分配腔,所述流通孔与所述分配腔对应设置并直接连通。
所述第一集流管在设置流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的内表面距离所述分隔部件有一定间距,形成一分配腔,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还设置有一隔离元件,所述隔离元件与所述分隔部件的所述主隔板靠近流通孔的一端抵接设置,所述隔离元件隔离所述分配腔和所述第一腔体。
所述隔离元件为设置于所述主隔板靠近流通孔一端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集流管管体以及分隔部件的所述主隔板抵接设置,装配后焊接密封,所述集流管管体、第二隔板以及第一端盖构成所述分配腔。
所述分隔部件呈Y形排布,所述分隔部件包括相交的主隔板和副隔板,所述分隔部件将所述集流管管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主隔板与所述集管管管体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扁管孔直接相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通过设置于所述分隔部件上的多组分流孔连通;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副隔板分隔为相对独立的两个流通腔,其中一组流通腔对应的一组分流孔位于远离所述流通孔一端的所述主隔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94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冻冷藏展示柜
- 下一篇:一种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活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