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脱汞双效功能滤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8998.2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6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峰;徐辉;张庆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B01D35/02;B01D53/86;B01D53/6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脱汞双效 功能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除尘脱汞双效功能滤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层(5)、基布层(4)、催化分解层(3)、缓冲层(2)和迎尘层(1),所述支撑层(5)、基布层(4)、催化分解层(3)、缓冲层(2)和迎尘层(1)相互通过针刺勾连;
所述迎尘层(1)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按质量比1:1~1:2混纺制成,缓冲层(2)由聚四氟乙烯纤维与聚酰亚胺纤维按质量比1:1~1:2混纺制成,催化分解层(3)由含有脱汞催化剂的聚四氟乙烯膜制成,基布层(4)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制成,支撑层(5)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汞双效功能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4)总克重为100~150克/平方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汞双效功能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尘层(1)总克重为100~200克/平方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汞双效功能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分解层(3)中,以脱汞催化剂为分散剂植入聚四氟乙烯膜中,催化分解层(3)的总克重为200~250克/平方米,其中,脱汞催化剂在聚四氟乙烯膜中的重量比重为2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汞双效功能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总克重为1000~1500克/平方米。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汞双效功能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缓冲层(2)的制备
将聚四氟乙烯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按比例进行开松后,通过机械成网形成缓冲层(2),并经过针刺加固;
(2)迎尘层(1)的制备
聚四氟乙烯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按比例混合,经过纤维预处理、开松、梳理加工;
(3)基布层(4)的制备
采用聚四氟乙烯纤维,通过经纬向机织加工交织形成基布层(4);
(4)支撑层(5)的制备
采用聚四氟乙烯纤维,经过纤维预处理、开松、梳理加工,再经过后处理制得;
(5)催化分解层(3)的制备
将脱汞催化剂植入聚四氟乙烯膜,再将该聚四氟乙烯膜和迎尘层(1)、缓冲层(2)进行铺网、针刺;
(6)除尘及脱汞一体化功能性滤料的制备
将迎尘层(1)、缓冲层(2)、催化分解层(3)、基布层(4)以及支撑层(5),通过针刺加工、后处理,得到除尘及脱汞一体化功能性滤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除尘脱汞双效功能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迎尘层(1)使用的聚四氟乙烯纤维的细度为2~10分特,长度60毫米;纤维预处理采用表面活性剂OP-10,表面活性剂OP-10与纤维的重量比为1:100~1:200,喷洒到纤维表面,密闭保持24~7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除尘脱汞双效功能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支撑层(5)的后处理包括热定型,温度250~300℃,时间10~15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除尘脱汞双效功能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将脱汞催化剂植入聚四氟乙烯膜包括以下步骤:
a、将脱汞催化剂形成分散剂;
b、脱汞催化剂按重量比20%~50%分散到聚四氟乙烯膜中;
c、含有脱汞催化剂的聚四氟乙烯膜经过拉伸,形成含有脱汞催化剂的聚四氟乙烯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89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