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能动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8728.1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德春 |
主分类号: | F01B1/02 | 分类号: | F01B1/02;F01B9/02;F01B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杨金才 |
地址: | 132013 吉林省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动力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装置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能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2012年更是成为世界汽车保有量第二的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汽车越来越成为一种必备的交通工具,但是汽车尾气污染却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地球现存的石油等矿物燃料能源也在不断的减少,因此急需一种污染少且不消耗矿物能源的新型汽车。
现有技术中有出现了很多使用油电混合动力车,但是由于车用电池本身存在功率小、体积大、充电时间长、造价高、且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二次污染,这些都限制了油电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广泛运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名为空气动力车的发明专利,其中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电动车或自行车上的利用高压空气产生的压力驱动发动机气缸内活塞往复运动产生动力的空气动力装置,该装置具有一定缺陷,既空气循环做功后需要回流至压缩空气瓶时,与压缩空气瓶中的气体产生对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压空气的压力,降低了空气动力装置的做功效率,使其不能应用在较重型的交通工具上,因此亟需一种做功效率高,动力强劲的空气动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能动力装置,具体为一种利用高压空气做功产生动力的驱动装置,该装置的回流气体不再进入压缩空气瓶,而是继续回到动力气缸体循环做功,节约能源,做功效率高,续航能力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能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气缸1、回流气缸2、曲轴3、动力气缸连杆16、回流气缸连杆26、飞轮4、压缩空气瓶8,其中,
所述动力气缸1与回流气缸2呈直列式同向放置,所述动力气缸1与回流气缸2共用同一曲轴3;所述动力气缸连杆16与回流气缸连杆26分别连接曲轴3上的曲柄,所述动力气缸1的曲轴3端部固定飞轮4;
所述动力气缸1的气缸盖11上设置进气口一111、出气口一112,所述回流气缸2的气缸盖21上设置进气口二211、出气口二212,所述进气口二211、出气口二212分别设置气门开关一61气门开关二62,所述气门开关一61、气门开关二62均通过由一凸轮轴带动两凸轮及传动机构组成的凸轮传动机构(5)控制其开关,所述凸轮传动机构5由曲轴3驱动;
所述动力气缸出气口一112通过出气单向阀P2与回流气缸进气口二211通过管道连接,该出气单向阀P2使气体只能由动力气缸体12进入回流气缸体22;所述动力气缸进气口一111通过进气单向阀P1与增压导向阀7连接;
所述增压导向阀7为内部具有螺纹的三通,所述增压导向阀7具有进气端71,该进气端71连接压缩空气瓶8的出气管81,所述增压导向阀7具有出气端72,该出气端72连接一进气单向阀P1,该进气单向阀P1连接动力气缸进气口一111,该进气单向阀P1使气体只能由增压导向阀7进入动力气缸体12,所述增压导向阀7具有一导气端73,所述导气端73通过一导气单向阀P3连接回流气缸出气口二212,该导气单向阀P3使气体只能由回流气缸2进入增压导向阀7,在所述增压导向阀7内部的所述导气端73与出气端(72)之间设置一导流块74,该导流块74为阶梯轴形状,该导流块74的一端凸肩741与增压导向阀7的导气端73内部螺纹连接并密封,该导流块74具有贯通的导气孔742,该导气孔742将所述导气端134和出气端133连通,所述导流块74的另一端伸入出气端72内并与出气端72内壁留有间隙,所述进气端71通过所述的间隙连通出气端72。
其中,所述曲轴3设置由一根曲柄销32连接一对曲柄臂31组成的第一组曲柄,及沿曲轴3径向对称设置并与第一组曲柄并列的第二组曲柄;第二组曲柄同样由一根曲柄销34连接一对曲柄臂33组成,所述第一组曲柄位于曲轴箱13中,所述第二组曲柄位于曲轴箱23中,所述动力气缸连杆16连接第一组曲柄,所述回流气缸连杆26连接第二组曲柄。
其中,所述凸轮传动机构5与曲轴3的传动方式为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
其中,所述压缩空气瓶8与进气端71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气压计84,气门开关83。
其中,所述压缩空气瓶8连接充气泵9、及安全阀8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极易获取的空气作为动力源,不使用化石燃料,节约能源,不产生有害气体。
2、回流气缸内气体不回到压缩空气瓶,而是继续进入动力气缸,循环做功,避免了与压缩空气瓶中气体的对流产生的压力损失,提高了做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德春,未经朱德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8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滤网的屑末信号器结构
- 下一篇:隧道施工勘测与智能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