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方坯连铸机拉矫机辊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88408.6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魏元;宁东;罗建华;臧绍双;于忠良;马大东;王宁;祖晓峰;陈志威;秦海山;梁凤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方 坯连铸机拉矫机辊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铸机拉矫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方坯连铸机拉矫机辊面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铸坯内部偏析、疏松、中心缩孔等内部质量问题,在使用平辊进行压下的连铸机,一般总压下量在3~6mm,单辊压下3mm以下,当单辊压下量在3mm以上时,一般会出现中间或中心裂纹,影响连铸坯质量,其原因主要是受固液两相区的受力特点影响造成开裂而造成铸坯内部质量问题。同时采取轻压下连铸无论单辊压下3mm,还是总压下量6mm,压下量都偏小,对中心偏析、疏松、中心缩孔的改善效果都受到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大方坯连铸机拉矫机辊面结构,通过对拉矫辊辊面进行优化,将固液两相区受力状态由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有利于提高铸坯压下量,保证铸坯内部质量,减少铸坯内部偏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方坯连铸机拉矫机辊面结构,在拉矫辊的表面居中设有圆周凸台,圆周凸台高度L为5~30mm,圆周凸台宽度H为拉矫辊辊面有效长度的10~50%,圆周凸台两端与拉矫辊辊面之间分别设有斜度为1:3~1:10的斜面。
所述圆周凸台两端的凸棱倒圆半径R为5~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拉矫辊辊面进行优化,将固液两相区受力状态由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可将铸坯压下量提高由轻压下的3~6mm提高到10~30mm,并且铸坯内部无中间、中心裂纹缺陷,从而基本消除了铸坯内部偏析、疏松、中心缩孔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矫辊2-圆周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发明一种大方坯连铸机拉矫机辊面结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拉矫辊1的表面居中设有圆周凸台2,圆周凸台2的高度L为5~30mm,圆周凸台2的宽度H为拉矫辊辊面有效长度的10~50%,圆周凸台2两端与拉矫辊1辊面之间分别设有斜度为1:3~1:10的斜面。圆周凸台2两端的凸棱倒圆半径R为5~30mm。
本发明通过在拉矫机辊面设置圆周凸台,可以实现10~30mm的压下量,这种结构对铸坯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影响都很大,设计不好会造成铸坯表面在后道工序会出现折叠缺陷,若斜面的斜度设计合理,后道工序就不易折叠。
本发明拉矫辊的辊面设计涉及三个关键参数:圆周凸台2的高度L、圆周凸台2的宽度H和圆周凸台2两端与拉矫辊1辊面之间斜面的斜度,另外圆周凸台2应位于拉矫辊横断面的中心区域,即居中设置。
以大方坯铸坯断面为280mm×380mm,生产80#钢,线材轧制5.5mm盘圆为例,拉矫辊的辊面设计如下:
①圆周凸台2上表面宽度(H)为50mm,占整个拉矫辊有效表面长度的20%;
②圆周凸台2两端与拉矫辊1辊面之间斜面的斜度为1:8.5;
③圆周凸台2高度L为15mm,则上下拉矫辊上的圆周凸台高度合计为30mm;
④圆周凸台2两端的凸棱倒圆半径R为15mm;
⑤圆周凸台2的位置在拉矫辊表面的中心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8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