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式余留架空光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7775.4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赵葛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俊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式 余留 架空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式余留架空光缆,适用于通信行业光缆线路架设和维护,特别适用于长途干线通信光缆的断缆防御。
背景技术
每年夏季,受台风、龙卷风袭击,都有大量林木被齐腰折断,或被连根拔起,倒树导致架空光缆被砸断造成通信阻断。尤其,在林中或沿堤岸架设的野外长途干线,受到威胁更大。
传统的光缆余长方式为为绑扎固定式,当受到外力时不能有效释放造成断缆,只能起到断缆或维修时一种接续作用的余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余留方式,使光缆受到拉伸时能迅速释放余留,从而不会造成光缆损伤的一种螺旋式余留架空光缆。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在吊线下方设置承托物,所述光缆呈螺旋式的设置在吊线和承托物之间,承托物连接在电线杆上;记螺旋式光缆被拉直时所具备的直线长度为L,记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c,记两电线杆之间的光缆受到外力拉伸时形成的长度,该长度被分为中间具有折弯点的两部分,分别记为a、b,则满足L>a+b-c。
记吊线距地面之间的距离为h,记折弯点距离其中一杆的距离为d;则应满足L>(√h2+d2+√h2+(c-d)2)-c。
所述L>(√h2+d2+√h2+(c-d)2)-(c+1)。
所述螺旋式的光缆对称设置在电线杆的两侧。
所述承托物为四线担或7/3.0钢绞线。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采用螺旋式余留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固定余留方式,故当其受到拉伸时,其能快速的得到释放,避免其因为出现打小圈和死弯现象而造成光缆的损伤;2)本发明对光缆的余留长度进行了科学的设定,使其确保在光缆受到任何方式、在任何点受到拉伸时,都能有足够的余留长度,保证光缆不受损伤;3)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意外情况,本发明在正常的余留长度之外,再放1米,以进一步保证光缆不受损伤;4)本发明螺旋式光缆对称设置在电线杆两侧,故其能兼顾处于电线杆两侧光缆受到拉伸时的释放,更合理的利用了螺旋式光缆伸缩的特性。
本实用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式安装维护人员易掌握。通过试行扬州电信干线障碍率大幅下降,由障碍引起的经济损失也大幅减少,收到的效果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传统余留架空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应用中的光缆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螺旋式余留法:将四线担或将长1米的7/3.0钢绞线拉直后,在吊线下方60cm处(与吊线平行),取中对称的安装在杆上,作为余留光缆承托物。后将4圈余留光缆盘绕成弹簧状,直径60cm,每股间距为30cm,余留长度为7.5米,均匀的安装在吊线和承托物之间。余留光缆和吊线仍旧用挂钩托挂,卡挂间距为30厘米;吊线和承托物的接触点每隔30cm用单股跳线绑扎。
论证:如图4所示,余留光缆4圈长度为7.5米。8米杆埋深1.6米减去杆梢0.5米,吊线距地面5.9米,取整为6米,两杆之间为50米。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即“勾”“股”)边长平方和等于斜边(即“弦”)边长的平方,分别在距A杆0米、6米、15米、25米处取点计算。
0米:弦长(缆线长度)=h+√[h2+of2]=6+√[62+502]=56.4米
占用余留光缆长度=弦长-杆距=56.4-50=6.4米
6米:弦长(缆线长度)=√[h2+oc2]+√[h2+fc2]= √[62+62]+√[62+442]=52.9米
占用余留光缆长度=弦长-杆距=52.9-50=2.9米
15米:弦长(缆线长度)=√[h2+od2]+√[df2+h2]=√[62+152]+ √[352+62]=51.7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俊,未经杨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77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