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电压力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7584.8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5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龚盛鹏;李中林;王长生;齐云秋;朱彩莲;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6 | 分类号: | A47J27/086;A47J36/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305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压力锅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压力锅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磁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随着电磁加热技术的发展,电磁加热被应用到各种发热类家电产品中,从最早应用的电磁炉,到后来的电磁加热电饭煲,以至最近几年的“韩”式结构电磁加热电压力锅,均应用到电磁加热技术。目前,“匚”式结构电压力锅已在中国大力推广,加之国际标准也以“匚”式结构为标准,所以“匚”式结构的电压力锅已成为电压力锅发展的主流。然而,“匚”式结构的电压力锅是通过金属外罩的弹性形变来控制压力,“匚”式结构的外罩由于要承受弹性形变因而必须选用含铁较高的不锈钢或冷轧钢板,当电磁加热技术直接应用在“匚”式结构的电压力锅时,磁场即穿透外罩,在对内锅进行加热的同时,外罩也同时被加热,这是电磁技术迟迟不能应用于 “匚”式结构的电压力锅上实际生产中的根本原因。另外,电磁盘在工作的同时,需要承受来自内胆的压力,需要一定的强度。
现有技术中,电磁电压力锅主要包括底座、底盖、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外罩和内胆,底座内设置有电源盒和压力开关组件,外罩和内胆之间设置有电磁发热盘,其缺陷在于:1)电磁发热盘以及整个电压力锅的散热结构设计不合理,特别是电源盒与外罩、底座、底盖以及电磁发热盘之间没有相配合的散热结构,加之“匚”式结构电压力锅的整个电磁加热盘是放置在内胆与外锅之间,本身空间较小,从而导致线圈散热效果差,影响电压力锅的使用寿命;2)电磁加热盘结构复杂,包括承压盘和线圈盘,线圈绕在线圈盘上,再把磁条固定在线圈盘上形成一个整体的线盘,然后把线盘固定在一个用于承受压力的承压盘上: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410660.9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电压力锅,其技术方案中电磁线圈盘(即电磁加热盘)包括线圈和固定座(即线圈盘),线圈安装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安装在支撑盘(即承压盘)下底面;又如公开号为CN103006045A的中国申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的电压力锅,其技术方案中的发热盘组件(即电磁加热盘)包括电磁发热外盘、电磁发热线盘(即线圈盘)、电磁发热盘盖(即承压盘)以及防磁盘,电压力锅工作时,内锅将压力依次由电磁发热盘盖、电磁发热外盘传递至弹性外罩的底部而引起弹性形变,从而实现精确地控压,上述结构的电压力锅,由于承压盘和线圈盘是分开设置的,使得线圈绕制以及电磁发热盘的制造和装配工艺相当复杂,从而造成成本较高,不利于电磁电压力锅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布局合理、强化散热性能、使用寿命长、并且能够简化电磁发热盘的装配及制造工艺、经济实用的电磁电压力锅。
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电磁电压力锅的电磁加热盘,包括底座、与底座连接的底盖、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外罩和内胆,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源盒和压力开关组件,所述外罩和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电磁发热盘,所述电源盒内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装设有风扇和散热器,所述电源盒设置有漏斗形的导风口,所述风扇装设于所述导风口的正上方,IGBT和桥堆固定于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紧靠所述风扇;
所述电磁发热盘包括线圈盘、隔磁盘和传感器组件,所述隔磁盘套设于所述线圈盘,所述传感器组件装设于所述线圈盘的中部并且能够上下浮动,所述线圈盘的表面设置为与内胆底部的弧度相一致的弧形面,所述线圈盘的外边缘成型设置有多个承压柱,所述承压柱与所述外罩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线圈盘的内腔开设有多个呈同心设置的线圈槽,线圈缠绕于所述线圈槽内;所述多个呈同心设置的线圈槽形成环形的大绕线区域,所述大绕线区域被分割成若干个的小绕线区域和通风槽,所述小绕线区域和所述通风槽呈间隔设置、且所述通风槽的槽底面低于所述线圈槽的槽底面。
其中,所述小绕线区域的上方设置有磁条固定槽,所述磁条固定槽内固定有磁条,所述线圈盘开设有出线孔。
其中,所述线圈盘的外边缘成型设置有多个凸起的隔磁盘固定柱,所述隔磁盘固定柱与所述隔磁盘固定连接,所述隔磁盘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隔磁盘的底部高于所述磁条的上表面,且低于所述承压柱的底部平面。
其中,所述外罩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外罩导风孔、外罩散热孔和外罩出风口,其中:
所述外罩导风孔与所述隔磁盘的进风口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外罩出风口与所述隔磁盘的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所述电源盒设置有凸耳型连接件,所述底座的内边缘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凸耳型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7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