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沫混凝土结皮构件的制作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85044.6 | 申请日: | 2013-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生态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汪庆朋 |
| 地址: | 21417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混凝土 构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沫混凝土的加强施工工艺,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泡沫混凝土结皮构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泡沫混凝土具有重量轻,保温效果好,不燃烧的很多优点,已经在建筑业的到很多应用。现有泡沫混凝土生产技术分为化学发泡和物理发泡两种方式,这两种制作工艺所制作的泡沫混凝土,所制作的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和孔径内外均为一致的。但是实际使用中,这种方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耐候性要求,吸水率高,表面强度低,这使得泡沫混凝土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较为理想的制作方式是表面气泡少且汽包直径小,内部气泡多且泡径相对较大。这样可以产生蒙皮效应,使泡沫混凝土的刚度,表面强度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可以满足各种不同使用要求。本发明所涉及的正是可以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泡沫混凝土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表面强度高,表层气泡少,耐候性强,内部汽包多密度低,保温效果好的泡沫混凝土结皮构件的制作工艺,使泡沫混凝土的刚度,表面强度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可以满足各种不同使用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泡沫混凝土结皮构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如下:
(1)配置水泥浆料;制作泡沫混凝土的水泥浆料在未发泡状态下,标准养护下的强度在M55以上,膨胀率在0--0.00044%,根据所制作泡沫混凝土密度ρ和相对适宜的气泡孔径R,通过计算公式,
ρ/2000=(4/3)πR3-(4/3)π(R-h)3
计算,出气泡孔壁厚h的理论值;
根据出气泡孔壁厚h的理论值限定浆料中各种不溶成分颗粒粒径的最大值,按照各种不溶成分颗粒粒径的最大值准备水泥原料,配置的水泥浆符合流动度要求,以方便起泡;
(2)配置发泡水泥浆料和消泡水泥浆料;通过步骤(1)配置后的水泥浆料,其中,一部分用掺加引气剂,另一部分掺加消泡密实剂,并充分混合均匀;
将掺加消泡密实剂的水泥以及引气剂的谁浆涂抹于模板表面,掺加引气剂的水泥浆进行起泡
(3)制作混凝土结皮构件体的表面层以及发泡水泥浆料的加压;将掺加消泡密实剂的水泥浆涂抹于模板表面,作为混凝土结皮构件的表面层;同时将掺加引气剂的水泥注入高压密封罐进行加压,让空气在压力作用下溶入浆液,加压后的高压水泥浆料灌入密封模板内进行发泡,构成混凝土结皮构件体;
(4)减压发泡制作混凝土结皮构件体;将浆液减压到密封的模板内,模板要密封且要在各端部设置溢气口,这样可以在灌入浆料时,将模板内的空气排出,使气泡的浆料充分充满模板内部,以免出现大的孔洞;带溢气口溢出浆料后将溢气口关闭;并继续加入有压浆料,使模板内部有一定压力时关闭进料口,待凝固后拆除模板,构成混凝土结皮构件体,让模板内部有一定的压力可以让气孔壁更加密实,从而提高其强度和耐候性;之后可以继续对下一个模板注入浆料。
上述步骤(4)中,使模板内部有压力达到0.01MPa时关闭进料口。
上述步骤(1)中,所述水泥原料内还加入有膨胀剂和硅灰。
本发明通过上述工艺,将掺加消泡密实剂的水泥浆料作为构件表层,使其大大提高了表面强度,表层气泡少;掺加引气剂的水泥浆料发泡作为构件内构体,在高压发泡水泥浆注入过程中由于减压效应,混入浆液内空气膨胀产生很多气泡,在遇到含有消泡剂的浆液时,由于浆液相同分子运动快,含有消泡剂的浆液可以让过大气泡破坏,这样靠近模板的泡沫混凝土的泡径就小了,从而就可以生产出表面密实气泡少,中间密度小,孔径大的理想的泡沫混凝土构件,增强了耐候性,内部汽包多密度低,保温效果好,使泡沫混凝土的刚度和表面强度得到大幅提升,从而达到了生产出表面密实气泡少,中间密度小,孔径大的目的,可以满足各种不同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的泡沫混凝土结皮构件的制作工艺,其需要采用高压物理发泡,具体制作工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生态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生态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5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金钢的锻后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