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面板及基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3999.8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3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H01L21/7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基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夹在该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为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在制造过程中通常在一母基板上制作多个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而在另一母基板上制作多个彩色滤光片单元;于滴注液晶后的两个母基板相互贴合,使该多个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与该彩色滤光片单元相对齐,从而形成多个未切割处理的液晶面板。
然而,在采用钻石刀对母基板的表面切割的裂片过程中母基板的碎屑飞溅,容易对液晶面板造成污染。同时,钻石刀的刻痕较浅,基板断裂纹路会延伸至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从而引起液晶面板报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于母基板上各液晶面板的分裂效果较好的液晶面板制造方法及分裂效果较好的基板的制造方法。
一种液晶面板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每一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分别定义多个子基板区域,位于同一母基板的相邻两个子基板区域之间区域为切割区域,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的子基板区域之间相互一一对应,其中第二母基板的子基板区域大于对应的第一母基板的子基板区域,以于大出部分设置周边电路区;于该周边电路区贴附第一防腐胶;将该两个母基板对准贴合,使该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的子基板区域之间层叠对位,且该第一防腐胶位于该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之间;采用切割液从该第一母基板的远离第二母基板一侧腐蚀切割区域以完成两个母基板中各子基板区域的分离。
一种基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每一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分别定义多个子基板区域,位于同一母基板的相邻两个子基板区域之间区域为切割区域,每一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的切割区域之间相互一一对应;于第二母基板的子基板区域贴附第一防腐胶;将该二母基板对准,使该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的子基板区域之间层迭对位,且该第一防腐胶位于该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之间;采用切割液从该第一母基板的远离第二母基板一侧腐蚀切割区域以完成二母基板中各子基板区域的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液晶面板及基板的制造方法采用切割液腐蚀切割区域,从而完成母基板中各子基板区域,即多个液晶面板的分离,则此过程中即无母基板的碎屑飞溅,也不受刻痕深度的影响,则中各子基板区域的分离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液晶面板制造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的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母基板与第一母基板贴合前于第二母基板设置框胶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第二母基板设置第一防腐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第二母基板上滴注液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液晶面板的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贴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VII-VII的剖示图。
图8为图7所示液晶面板的第一母基板的子基板区域上设置第二防腐胶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于液晶面板的第一母基板的切割区域设切割液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液晶面板的第一母基板及第二母基板的切割区域在切割液的作用下中各子基板区域的分离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基板制造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基板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第二母基板与第一母基板贴合前于第二母基板设置图案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于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设置第一防腐胶与第二防腐胶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第一母基板与第二母基板贴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XVI-XVI的剖示图。
图17为图16所示第一母基板及第二母基板的切割区域在切割液的作用下各子基板区域的分离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3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影像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