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板机构用PCB周转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83761.5 | 申请日: | 2013-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梁发新;高喜宏;陈卓标;罗传林;曾翔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泽谷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23428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石龙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机 pcb 周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MT周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过板机构用PCB周转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PCB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重要部件,绝大多数的PCB电路板都是通过SMT生产线来完成的。虽然现在市场上有独立的自动送板机、收板机、储板机和接驳台等SMT产线相关的配套设备,但是其功能单一,且体积较大,客户需要规划很大的空间放置,且需购买多台不同功能的设备才能满足生产需要,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欠缺灵活性。为了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客户迫切需要一台兼具自动送/收板等功能的设备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其中,用于收集和承载PCB板的周转箱只能用作收集的存储使用,不能进行PCB板的自动收集和自动供料,功能单一,且不能与现有的过板机构进行互换使用,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便于自动收集和存储PCB板,又便于将PCB自动供应给其他设备的过板机构用PCB周转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板机构用PCB周转箱,包括支架本体及相互对置设置于支架本体内的两个轨道基板,两个轨道基板之间装设有送板单元,所述送板单元包括传动杆、用于运送PCB板的输送带及用于装载输送带的至少四个堕轮,至少四个堕轮分别位于两个轨道基板的内侧,传动杆的一端穿过一个轨道基板上的堕轮,并与堕轮同步转动,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另一轨道基板上堕轮连接;所述送板单元为至少五个,该至少五个送板单元纵向排列于两个轨道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传动杆的端部设置有矩形连接头、四角连接头或六角连接头。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撑条及上下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板,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连接。
其中,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固定连接的定位架,所述轨道基板纵向固定于定位架。
其中,所述固定板装设有调宽定位条,所述定位架的两端分别与调宽定位条连接。
其中,所述两个固定板的尺寸大小相同;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均穿过相应的堕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板机构用PCB周转箱,至少五个送板单元纵向排列,根据周转箱的升降可以分别对相应的送板单元内的PCB板做收板或放板动作,不仅可以便于过板机构实现自动收集和存储PCB板,又可以便于过板机构将PCB自动供应给其他SMT设备,大大提高了SMT设备了供料效率,减小了不同SMT设备之间PCB板过度的人工投入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际应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过板机构用PCB周转箱,包括支架本体1及相互对置设置于支架本体1内的两个轨道基板2,两个轨道基板2之间装设有送板单元,所述送板单元包括传动杆3、用于运送PCB板的输送带4及用于装载输送带4的至少四个堕轮5,至少四个堕轮5分别位于两个轨道基板2的内侧,传动杆3的一端穿过一个轨道基板2上的堕轮5,并与堕轮5同步转动,传动杆3的另一端与另一轨道基板2上堕轮5连接;所述送板单元为至少五个,该至少五个送板单元纵向排列于两个轨道基板2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周转箱被装入至过板机构中,并在过板机构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相应的送板单元被移动至传动装置位置时,传动杆3在传动装置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与之连接的两个堕轮5,输送带4与堕轮5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该送板单元的送板功能。
至少五个送板单元纵向排列,根据周转箱的升降可以分别对相应的送板单元内的PCB板做收板或放板动作,不仅可以便于过板机构实现自动收集和存储PCB板,又可以便于过板机构将PCB自动供应给其他SMT设备,大大提高了SMT设备了供料效率,减小了不同SMT设备之间PCB板过度的人工投入成本,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泽谷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泽谷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3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极板全自动包板机料槽
- 下一篇:刮板输送机链条状态监控及保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