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涌水处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2941.1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邹金锋;李亮;赵炼恒;但汉成;谢荣福;李帅帅;程肖;许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李发军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处治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 一种隧道涌水处治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水流引导隔水装置(3);防止水流扩散的该水流引导隔水装置(3)的进水端设置在隧道涌水水头处,出水端设置在仰拱面上;在以涌水处为中心环向布置有多排注浆管组(4),每排注浆管组(4)的长度方向与涌水水流方向一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涌水处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水流引导隔水装置(3)的出水端周向设有过滤层(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涌水处治结构,其特征是,每排注浆管组(4)包括多根注浆管,每根注浆管上均设有注浆孔(8)。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涌水处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注浆管朝向涌水水头的一端呈锥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涌水处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水流引导隔水装置(3)为具有过水通道的管状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涌水处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层(1)为碎石过滤层。
7. 一种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隧道涌水处治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涌水作业面处理:清除作业面周边破碎围岩;
2)涌水水头隔离;将水流引导隔水装置(3)的进水端设置在涌水水头位置;
3)换填碎石;在水流引导隔水装置(3)的出水端周向设置过滤层(1);
4)封闭仰拱;将仰拱和顶面支撑拱安装在隧道内,并封闭成环;
5)在以涌水处为中心环向钻多个注浆管孔,并将注浆管插入注浆管孔内。
8. 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隧道涌水处治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注浆管插入注浆管孔内,然后通过注浆管的注浆孔注浆,将注浆管与围岩连接在一起;向注浆孔注浆的浆料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9. 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隧道涌水处治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当破碎围岩较多时,则采用混凝土对围岩的涌水作业面进行封闭处理,涌水作业面的混凝土厚度至少为10cm。
10. 根据权利要8所述的隧道涌水处治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将水流引导隔水装置(3)的进水端设置在涌水水头位置之前,用水泵抽取涌水处积水,直至涌水水头曝露,溶洞内积水排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9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