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2294.4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文爱东;吴寅;贾艳艳;肖茜;杨志福;杨静;赵超;李玉文;贾娜;李锐莉;张维;曹珊珊;王璐;崔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3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 活性 成分 筛选 方法 | ||
1.一种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步确定药物活性成分:
1.1)获取病理体的病理学药效指标;
1.2)根据步骤1.1)所得到的病理体的病理学药效指标获取待确定药物活性成分的药物的最大药效点的时刻以及最小药效点的时刻;
1.3)在待确定药物活性成分的药物的最大药效点的时刻以及最小药效点的时刻分别获取病理体的全血和/或体液;
1.4)根据微乳液相色谱法对步骤1.3)所得到的病理体的全血和/或体液分别建立全指纹图谱;
1.5)根据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将步骤1.4)所建立得到的全指纹图谱进行对比,所述全指纹图谱中反差最大的是初步确定的药物活性成分;所述反差最大是在最大药效时间点的全指纹图谱和最小药效时间点的全指纹图谱中色谱峰变化最大的部分;
2)获取初步确定的药物活性成分;
3)检测、筛选并确定药物活性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1.1.1)建立病理体的病理模型;
1.1.2)对病理体注射待确定药物活性成分的药物;
1.1.3)根据常规检测手段检测已经注射待确定药物活性成分的药物的病理体的各项病理学药效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判断步骤1)所初步确定的药物活性成分是否是标准品;若是标准品,则直接采用标准品;若否,则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制备步骤1)所初步确定的药物活性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判断步骤2)所获取初步确定的药物活性成分是否采用标准品,若是,则直接确认步骤2)所采用的标准品就是待确定药物的药物活性成分;若否,则根据常规技术手段检测、筛选并确定待测药物的药物活性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
4)对步骤3)所确定的药物活性成分进行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将步骤3)所确定得到的药物活性成分的药效学指标与对病理体所注射的药物的药效学指标进行对比,若步骤3)所确定得到的药物活性成分的药效学指标不低于对病理体所注射药物的药效学指标的1/2,则确认步骤3)所得到的药物活性成分是对病理体所注射药物的药物活性成分;若步骤3)所确定得到的药物活性成分的药效学指标低于对病理体所注射药物的药效学指标的1/2,则重复步骤1)-步骤3),直至最终得到的药物活性成分的药效学指标不低于对病理体所注射药物的药效学指标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2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融合多种语言文献的聚类机制
- 下一篇:一种文献的自动二维聚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