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玻璃的强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2177.8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1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田鹏;闫冬成;李俊锋;张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2 | 分类号: | C03B2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玻璃 强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强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玻璃(厚度小于0.7mm)的物理强化方法。
背景技术
超薄玻璃是相对普通平板玻璃厚度而言的,一般厚度在3mm以下为薄玻璃,厚度在1.5 mm以下称之为超薄玻璃。然而超薄化也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弊端,即是力学强度的降低;在降低重量、减小体积的同时,杂质、缺陷以及任何降低玻璃强度的负面因素都会被放大。这直接造成了超薄玻璃在抗折强度、表面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上明显落后于普通的平板玻璃。
随着科技的发展,要求使用超薄玻璃的便携性电子产品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以防止人们使用不慎摔坏显示屏,这就需要对这些电子显示产品的玻璃基板作钢化(也称强化)增强处理。目前,玻璃的钢化主要有物理钢化和化学钢化两类。玻璃的钢化主要有物理钢化和化学钢化两类,化学钢化主要为硝酸盐类的离子交换法,物理钢化主要有空气风冷、微粒钢化、雾钢化法等。但与物理钢化玻璃相比,化学钢化玻璃生产周期长(交换时间长达数十小时),效率低而且生产成本高(熔盐不能循环利用,且纯度要求高),碎片与普通玻璃相仿,安全性差,且其性能不稳定(化学稳定性不好),机械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等物理性能易于消退,强度随时间衰减很快。而风冷钢化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产量较大,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热冲击性,而且风冷钢化玻璃除能增强机械强度外,在破碎时能形成小碎片,可减轻对人体的伤害;但是对玻璃的厚度和形状有一定的要求(国产设备所钢化的玻璃最小厚度一般在3 mm左右),而且冷却速度较慢,能耗高,对于薄玻璃,钢化过程中还存在玻璃变形的问题,无法在光学质量要求较高的领域内应用。微粒钢化新工艺与传统的风钢化工艺相比,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大,适于钢化超薄玻璃;但微粒钢化工艺的冷却介质成本较高,对基板玻璃表面会有严重损伤。雾钢化法冷却介质易得,成本低、不污染环境,还可钢化一般气体、液体及微粒钢化所不能钢化的薄玻璃,但冷却均匀性较难控制。
综上,玻璃现有的物理强化方法中,常规风冷强化由于易使玻璃变形而不适用于超薄玻璃(尤其是厚度小于0.7mm的玻璃);微粒强化对超薄玻璃表面会有严重损伤;雾化强化,冷却均匀性较难控制。
公开号为CN101348327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液体钢化玻璃的工艺,
该专利是以甲基硅油作为冷却液,对5~12mm厚的平板玻璃和异形玻璃产品有很好的钢化效果,但对无碱的铝硅酸盐超薄玻璃基板的强化却没有提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玻璃的强化方法,其综合了液化钢化玻璃与微粒钢化玻璃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适用于对厚度小于0.7mm的超薄玻璃进行强化,制备工艺简单、玻璃应力分布均匀、抗冲击强度高、玻璃表面状态良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薄玻璃的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退火后的基板玻璃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磨边、清洗和烘干,放入试样架上待用;
(2)将步骤(1)中试样架上的基板玻璃放入已经升温至700~750℃的电炉中,保温3~30min;
(3)将步骤(2)中保温后的基板玻璃迅速落入150~350℃的甲基硅油中,待基板玻璃冷却至50℃以下时,取出;
(4)清洗基板玻璃表面的甲基硅油,烘干,即得强化的超薄玻璃。
优选的,步骤(3)中的甲基硅油中还加入了0.1~20wt.%的微粒,所述微粒的粒度大于300目。
所述甲基硅油放入烘箱中加热,并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上述技术方案,适用于处理厚度小于0.7mm的超薄平板玻璃,工艺简单。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综合了液化钢化玻璃与微粒钢化玻璃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在甲基硅油的冷却液中,加入0.1~20wt.微粒,微粒的粒度大于300目,可用于厚度小于0.7mm的无碱铝硅酸盐超薄玻璃基板的强化增强,制备工艺简单,增强后玻璃基板强度高、成本低、表面质量性能良好,应力分布均匀,抗冲击强度高;并且配套的设备简单,投资较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基板玻璃强化后的透光率曲线图,其中横坐标为入射光波长,纵坐标为透光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基板玻璃强化后的透光率曲线图,其中横坐标为入射光波长,纵坐标为透光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实施时,所述强化液的配方实施例(以重量百分比计量)参见表1。
表1 各实施例中强化液的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弯折印制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弹簧疲劳拉伸测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