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中冷器的防振芯体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2002.7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裕顺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28F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中冷器 防振芯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大型中冷器的防振芯体。
背景技术
中冷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封头和芯体1组成,芯体1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封头2、右封头3,芯体的结构如图2所示,芯体由流体通道6、外翅片5,封条4和盖板7组成,盖板7设有两块,分别安装于芯体的上、下两侧,对芯体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现有的工程车配备的大型中冷器,由于其体型较大,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易受车体剧烈振动产生形变以及应力过于集中的现象,造成芯体与封头之间的焊缝开裂,导致芯体泄漏,中冷器失效或者部分失效,并且,芯体形变多发生在芯体的中间部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大型中冷器的防振芯体,其结构简单、并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能够避免芯体与封头之间的焊缝开裂,进而确保中冷器正常工作。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大型中冷器的防振芯体,所述芯体的上、下两侧安装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开有防振带,所述防振带设置于所述盖板中间并贯穿所述盖板。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防振带宽2mm;
所述芯体还包括流体通道、封条和盖板,若干组所述流体通道间隔并平行布置,所述流体通道由内翅片、隔板和内封条组成,两块相互平行的隔板的间隔的两端通过内封条封装,所述内翅片安装于所述隔板和所述封条构成的通道,位于芯体两侧的流体通道与所述盖板之间以及位于相邻的流体通道之间安装有外翅片和外封条,所述外封条安装于所述外翅片两侧、并与所述盖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外翅片和所述内翅片交叉布置。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盖板中间设置一贯穿的防振带,能够有效减缓芯体形变和应力过度集中的现象的产生,提高了芯体的抗震能力,进而避免芯体与封头之间的焊缝开裂,确保中冷器正常工作。
说明书附图
图1为现有中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中冷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3、图4和图5,大型中冷器的防振芯体,芯体的上、下两侧安装有盖板7,盖板7上开有防振带8,防振带8设置于盖板7中间并贯穿盖板7;防振带8宽2mm;芯体还包括流体通道6、封条和盖板7,若干组流体通道6间隔并平行布置,流体通道6由内翅片9、隔板11和内封条10组成,两块相互平行的隔板的间隔的两端通过内封条10封装,内翅片9安装于隔板和封条构成的通道,位于芯体两侧的流体通道6与盖板7之间以及位于相邻的流体通道6之间安装有外翅片5和外封条4,外封条4安装于外翅片5两侧、并与盖板7、隔板固定连接,相邻的外翅片5和内翅片9交叉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裕顺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裕顺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笔
- 下一篇:一种用于调速器后盖的切边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