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0%DV菊酸含量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1825.8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谭建平;周喜英;奚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2 | 分类号: | G01N31/22;G01N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镇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0 dv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40%DV菊酸含量测定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酸碱滴定法测定40%DV菊酸,属于分析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DV-顺式,反式-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羧酸(简称二氯菊酸或DV菊酸)是合成拟除虫类高活性杀虫剂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关键中间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测定40%DV菊酸含量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40%DV菊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酚酞作为指示剂,丙酮作为溶剂,配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和盐酸标准溶液,在丙酮水溶液中,DV菊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再用盐酸滴定的方法,计算出DV菊酸的含量。
所述的酚酞指示剂为1g/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5mol/l,盐酸标准溶液:0.5mol/l,丙酮溶液中丙酮和水的体积比为1:1。
一种40%DV菊酸含量测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一定量的试样于容器中,加入丙酮溶解,再加入水摇匀,加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至终点为粉红色,保持30S不变;
2)同法做空白试验;
3)结果计算。
所述试样中DV菊酸全部溶解后再滴定。
所述40%DV菊酸的含量用下式计算:
X%=(V1-V0)×C×0.2091×100/m
式中:V0——空白试验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m——试样的质量,g;
0.2091——表示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每消耗1ml,就相当于0.2091gDV菊酸的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简单、方便、快捷且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丙酮溶液的配制:将同等体积的丙酮和水混合制成丙酮溶液。
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参照GB/T601-2002,配置0.5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3)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参照GB/T601-2002,配置0.5mol/L的盐酸滴定溶液。
4)酚酞指示剂的配制:取0.1g酚酞, 溶解于10-30mL95%的乙醇中,再用乙醇稀释至100mL。
5)称取1.0g试样,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5ml丙酮溶解,再加入25ml水摇匀,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5mol/L氢氧化钠滴定,至终点为粉红色,保持30S不变。
6)同法做空白试验。
7)结果计算
X%=(V1-V0)×C×0.2091×100/m
式中:V0——空白试验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m——试样的质量,g;
0.2091——表示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每消耗1ml,就相当于0.2091gDV菊酸的质量。
测得40%DV菊酸的含量为40.25%。
实施例2
1)丙酮溶液的配制:将同丙酮和水混合比例为1:2配制成丙酮溶液。
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参照GB/T601-2002,配置0.5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3)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参照GB/T601-2002,配置0.5mol/L的盐酸滴定溶液。
4)酚酞指示剂的配制:取0.1g酚酞, 溶解于10-30mL95%的乙醇中,再用乙醇稀释至100mL。
5)称取1.0g试样,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7ml丙酮溶解,再加入34ml水摇匀,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5mol/L氢氧化钠滴定,至终点为粉红色,保持30S不变。
6)同法做空白试验。
7)结果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1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