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舵面及应用该折叠舵面的防空导弹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381324.X | 申请日: | 2013-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2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张晓岚;许丽;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F42B10/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应用 防空 导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空导弹的折叠舵面及应用该折叠舵面的防空导弹。
背景技术
本发明应用的防空导弹主要用于完成中、高空防空任务,是带助推器的超音速冲压防空导弹,飞行时间短。发射时该类防空导弹由助推器加速至2.5马赫,飞行时将达到4~6马赫。
设计超音速防空导弹,减小导弹空气阻力是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由于导弹在超音速下飞行,因此气动加热会比较严重,气动加热在舵面的前缘会比较严重,而且舵面安装在冲压发动机处,这个热问题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舵面的结构形式选择和舵面材料选取时都要充分考虑到气动加热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舵面及应用该折叠舵面的防空导弹,在减轻舵面重量的同时保证舵面强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一种折叠舵面,包括通过折叠机构连接的外舵面和中舵面,所述外舵面包括骨架和蒙皮,所述蒙皮蒙在所述骨架的外表面;所述骨架为网格结构,网格线所围区域为空心区域,所述骨架中设置有加强筋;所述中舵面为实心结构中形成有挖空部分,所述挖空部分位于所述中舵面中承力比较小的部分。
其中,所述骨架包括上表面壁板,下表面壁板,以及位于所述上表面壁板与下表面壁板之间的加强筋。
其中,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下表面壁板整体加工而成,所述上表面壁板一体加工成型,所述上表面壁板与所述下表面壁板相连。
其中,所述加强筋包括设于变剖面处的粗加强筋以及细桁条。
其中,所述骨架包括上表面壁板和下表面壁板,所述上表面壁板和下表面壁板上均设有辐射加强筋,所述上表面壁板与所述下表面壁板相连。
其中,所述辐射加强筋与其相应壁板一体加工成型。
其中,所述折叠舵面由钛合金材料形成。
其中,所述折叠舵面采用铝合金制造形成,在整个舵面的前缘部分包上钛合金的防热层。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空导弹,包含上述折叠舵面。
本发明的折叠舵面及其防空导弹,外舵面整体网格式的骨架和中舵面整体有挖空部分,可以减轻结构的重量,从而减小导弹飞行时的阻力,网格式的骨架中设置加强筋同时保证了结构的强度。
本发明的折叠舵面及其防空导弹,采用熔点高、热导率低、热容量大、比强度高、耐热耐蚀性好的钛合金制造舵面,可以很好地克服气动加热的影响,而且大大简化了工艺。
本发明的折叠舵面及其防空导弹,采用铝合金制造舵面,并在整个舵面的前缘部分包上钛合金的防热层,既很好地克服了气动加热的影响,又减轻了舵面重量,有利于减小导弹飞行阻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舵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发明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应理解,本发明的描述/图示为单个单元的部分可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上独立但合作实现所描述/图示之功能的实体。此外,描述/图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上独立的部分可集成入一个单独的物理上实体以进行所描述/图示的功能。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舵面包括中舵面2和外舵面1,所述中舵面2通过舵轴3与弹身连接,所述外舵面1通过折叠机构与所述中舵面2可折叠地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外舵面包括骨架和蒙皮,所述蒙皮蒙在所述骨架的外表面,将所述骨架包裹于其内。所述骨架用作流体(尤其是流线型体)的主承载覆盖组件,而蒙皮上作用有气动流。所述骨架为网格结构,网格线所围区域为空心区域,可大大减轻舵面重量,为保证舵面强度,在所述骨架中设置加强筋。
由于本实施例的舵面工作在超音速下,介于4~6Ma,为了减阻,舵面应属薄翼( ),故本实施例的外舵面适于采用整体式结构——整体加工骨架,再分别加工上、下蒙皮,通过铆钉连接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未经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13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规定位座
- 下一篇:一种插引机引线安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