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0467.9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3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富;倪志春;魏青竹;连维飞;蒋文杰;何伟;张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24 | 分类号: | 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太阳能电池 正极 传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然而与常规能源相比,相对较高的成本、较低的转化效率以及优质的产品质量制约了其发展,对于如何降低成本及提高转换效率,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现有的硅太阳能电池所用的正极传导装置在丝网印刷时效果差,使用时容易出现断栅,影响整体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包括有硅片本体,其中:所述的硅片本体上纵向分布有主栅线组件,所述的硅片本体上横向分布有细栅线组件,所述的细栅线组件之间设置有间断线组件,所述的硅片本体规格为153mm*153mm至154mm*154mm,所述主栅线组件的宽度为1.2至1.6mm,所述细栅线组件的宽度为40至45um,所述的细栅线组件为75至100根。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其中,所述的硅片本体规格为153.6mm*153.6mm。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其中,所述的主栅线组件的宽度为1.4mm。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其中,所述的细栅线组件的宽度为42um。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其中,所述的主栅线组件之间等距离分布。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其中,所述的细栅线组件之间等距离分布。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其中,所述的细栅线组件为86根。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主栅线组件与细栅线组件的规格调整与分布规划,能够令硅太阳能电池的电池片正电极整体分布合理,解决了断栅情况下载流子的收集问题和增大载流子收集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构造,可提高短路电流。同时可减少电池片的串联电阻,提升电池片转换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硅片本体 2主栅线组件
3细栅线组件 4间断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适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传导装置,包括有硅片本体1,其特别之处在于:本发明所采用的硅片本体1上纵向分布有主栅线组件2,在硅片本体1上横向分布有细栅线组件3,且细栅线组件3之间设置有间断线组件4。具体来说,在保证组件焊接拉脱力的合格的前提下,采用的主栅线组件2的宽度为1.2至1.6mm,细栅线组件3的宽度为40至45um,细栅线组件3为75至100根。由此,能够尽可能地收集电池片上的载流子。并且,采用本发明的构造,虽然细栅数目增多,但是主栅线组件2及细栅线组件3由宽变窄,配合使用普通正银浆料和二次印刷,印刷效果是合格的,综合评定更改之后的电极遮光面积减少了0.20%。
同时,综合考虑PECVD(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和丝网印刷情况,网版印刷面积规格为153mm*153mm至154mm*154mm,能够进一步增大栅线组件收集载流子的可能性。
结合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降低电池片的串联电阻,从而提高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通过多次对比试验后,可以采用如下规格:硅片本体1规格为153.6mm*153.6mm。与之对应的是,主栅线组件2的宽度为1.4mm,细栅线组件3的宽度为42um。
进一步来看,为了提升整体的电学性能,主栅线组件2之间等距离分布。同时,细栅线组件3之间也等距离分布。考虑到收集载流子的稳定,细栅线组件3的优化配置为86根。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通过主栅线组件与细栅线组件的规格调整与分布规划,能够令硅太阳能电池的电池片正电极整体分布合理,解决了断栅情况下载流子的收集问题和增大载流子收集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构造,可提高短路电流。同时可减少电池片的串联电阻,提升电池片转换效率。
当然,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04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