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料筒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0113.4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4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董熙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熙琴 |
主分类号: | A47J31/06 | 分类号: | A47J3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料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涉及对茶具中泡料筒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如今,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广受人们的欢迎,茶壶作为泡茶所用的工具,种类也是越来越繁多;为了方便倒茶水而不带出茶叶,常常在茶壶中设置一个桶形的泡料装置,其底部或侧面镂空。以往,大多采用不锈钢或者塑料作为泡料装置的材质。近年来,因为玻璃质感好,耐热能力强,且能透过玻璃壶直观地欣赏到泡料筒内的茶叶,有生产单位采用玻璃制成的泡料装置,在其底部的玻璃上开缝,使得的泡茶的水能够进入;在玻璃制品上开缝,一来导致缝隙中的玻璃渣有残留;二来茶渍在缝中积累后也无法清除,久而久之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精巧,方便清洗,干净卫生的泡料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透明的筒体,所述筒体上端的边缘设有挂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口为敞口,在所述底口可拆卸地连接有筛底。
所述筛底为盖状,包括筛底板和侧围,在所述侧围表面上设有至少三个突出的弹性凸起。
所述侧围的下沿设有一圈翻边;所述翻边的外径大于所述底口的内径。
所述筛底倒扣地卡进所述筒体的底口。
本发明中,所述筒体上端边缘设有挂边,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可悬挂于壶口,便于拿出;同时本发明中,将原先整体性的桶形结构,改进为底面可拆卸的“筒形本体+筛底”结构,当有茶渍积累时,可及时拿出所述底盖进行清洗,有效预防细菌的滋生,在确保能欣赏内部茶叶的同时,能保证筛底、筛底与本体内角处的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 的俯视图,
图3是图1 的A-A向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筛底优化实施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筛底优化实施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中1是筒体,2是挂边,3是筛底,30是翻边,31是弹性凸起,32是筛底板,33是侧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3所示,,包括透明的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的边缘设有挂边2,所述筒体1的底口为敞口,在所述底口可拆卸地连接有筛底3。
本发明中,筒体可以是透明的玻璃、食品级高分子化合物;筛底可以是不锈钢、食品级弹性高分子化合物。所述筒体上端边缘设有挂边2,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可悬挂于壶口,便于拿出;由于所述筛底3和所述底口可拆卸连接,当有茶渍积累时,可及时拿出筛底3进行清洗,有效预防细菌的滋生。
所述筛底3为盖状,包括筛底板32和侧围33,在所述侧围33表面上设有至少三个突出的弹性凸起31。所述弹性凸起31紧紧抵压住筒壁,防止所述筛底3滑落。
所述侧围33的下沿设有一圈翻边30;所述翻边30的外径大于所述底口的内径。
所述筛底3倒扣地卡进所述筒体1的底口。
这样在安装所述筛底3时,所述翻边30边会有效定位,防止所述筛底3完全滑入筒内,同时拿捏住所述翻边30也便于将所述筛底3拿出清洗。
本发明中筛底优化实施方式一如图4-5所示,所述筛底板32设置成平面状,同时筛底板32上的开孔增多,有利于茶水的流通。
本发明中筛底优化实施方式二如图6-7所示,所述筛底板32设置成梯形,同时筛底板32设置成滤网状,使得过流量明显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熙琴,未经董熙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01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壶盖
- 下一篇:一种带有导航功能的公共直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