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四氢噻吩的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9765.6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萍萍;关树宏;果德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色谱仪 检测 噻吩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技术领域,涉及四氢噻吩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四氢噻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四氢噻吩主要用作城市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的赋臭剂即警告剂。也可用作医药、农药和光化学品生产的原料。四氢噻吩正是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合成实验的目标产物,对其含量的检测能够指导我们的合成实验。
经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专利以及市面上销售的各种四氢噻吩检测仪,发现其主要检测空气中的微量或痕量四氢噻吩为主(质量分数为ppm或“微克/升”级),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对四氢噻吩的常量分析是一个盲点,这里所述的常量分析指的是四氢噻吩的质量分数在1-100%之间。
如果将用于检测微量成分的手段用于常量组分的检测,一则成本太高,二则误差太大。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既能准确测定四氢噻吩成分含量又经济适用的一种分析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未见四氢噻吩的常量分析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四氢噻吩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对常量组分的四氢噻吩实现跟踪检测,准确度高,稳定性好,而且省时省力。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四氢噻吩的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具体步骤包括:
(1)用纯乙醇作溶剂配置四氢噻吩标准储备溶液,再配置四氢噻吩标准溶液A、B、C、D、E,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并同时记录峰面积;采用外标法绘制四氢噻吩的含量-峰面积的标准曲线,得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1501.6x+79300,R2=0.9991,式中y表示峰面积,单位为mAu,x表示浓度,单位为mg/mL,R为线性相关系数;
(2)用纯乙醇作溶剂配置四氢噻吩样品溶液,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并同时记录峰面积,根据步骤(1)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得出四氢噻吩的质量分数。
四氢噻吩可以混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中,由于乙醇相对毒性低而且价格便宜,所以本发明所述分析方法采用纯乙醇做溶剂;又因为乙醇的沸点比四氢噻吩低,因此乙醇优先于四氢噻吩出峰。
所采用的气相色谱仪为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所采用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m,柱内径0.25mm,以氮气为载气;气化室温度为260℃;采用分流进样的方式进行进样分析;检测器为氢火焰 离子化检测器(FID)。
本发明所述检测条件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常规设置条件。
选取常用的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35%苯基-65%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14%氰丙基苯基-86%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聚乙二醇固定相色谱柱为分离色谱柱,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实验发现,四氢噻吩样品在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的色谱柱上不仅能得到良好的分离,而且在峰形、分离度、对称度等方面较其它色谱柱为优。虽然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经常作为固定相使用,但是以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作为固定相来检测四氢噻吩目前没有报道。
本发明所述检测方法中采用的毛细管色谱柱为HP-5或DB-5或BP-5或CP-SIL8CB或Ultra-2或RTx-5或AT-5中的一种,这些都是市售商品,均以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色谱柱进行分析,发现其分析效果接近于一致,并无显著性差异。本实验为统一实验条件选择HP-5作为分析分离色谱柱。
所述检测条件中气化室温度为260℃,是因为所采用的色谱柱的最高耐受温度为325℃,但是日常使用的时候,260℃为固定相流失临界点,是正常使用色谱柱的最高温度,若汽化室温度采用其它温度,其固定相就会流失殆尽,属于破坏性使用。
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对比了分流进样与不分流进样的异同,发现选择分流进样的效果比不分流进样要好,本实验选取分流比为5:1,其峰面积、分离度、对称度均为达到最好效果。
所述柱温为60℃起始,以4℃/min升温至100℃,再以50℃/min升温至200℃。这样的升温程序,是综合分离度、对称度和分析时间等各个要素最终优化的结果。若柱温采用恒温,则需要检测的时间很长,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从经济角度考虑,成本较大。
所述载气的流速为0.8mL/min-1.5mL/min,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对样品进样分析,发现载气的流速对样品的分离度,对称度,峰形等影响很小。但是从经济角度考虑,为了节省成本,载气的流速优选为1.0mL/min。
所述检测方法中每次进样的样品体积为1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9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