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熔化用竖炉及铜熔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8707.1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2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袁剑锋;章冶诚;王曙光;陈宗华;翟建民;张斌海;郭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00 | 分类号: | F27B1/00;C22B9/16;C22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化 用竖炉 方法 | ||
1.一种铜熔化用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还原池和位于还原池上方的熔化炉,所述熔化炉竖直设置,所述熔化炉上端设有燃料进口和铜块投入口、下端设有铜液出口,所述还原池包括同铜液出口相对接的铜液通道和环绕在铜液通道外的气室,所述铜液通道的壁为网孔结构,所述气室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熔化用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二氧化碳清除瓶、一氧化碳干燥瓶、一氧化碳中转瓶和循环泵,所述二氧化碳清除瓶的进口同所述出气口对接在一起,所述循环泵的出口同所述进气口对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熔化用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为增压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铜熔化用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所述一氧化碳中转瓶连接在一起的一氧化碳补气瓶、检测一氧化碳中转瓶气压的压力传感器,一氧化碳中转瓶和一氧化碳补气瓶之间设有同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在一起的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铜熔化用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进口位于所述熔化炉的顶部,所述燃料进口设有旋流燃烧器,所述熔化炉的下端设有若干一氧化碳进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熔化用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氧化碳进入孔的延伸方向同以所述熔化炉的内腔的中心线为中心线的圆柱体的侧面相切,经不同一氧化碳进入孔进入所述熔化炉内的气流在燃烧炉内所产生的旋转气流的旋转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熔化用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氧化碳进入孔内端高外端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熔化用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外部设有供气腔,所述一氧化碳进入孔沿所述燃烧炉的周向分布,所述一氧化碳进入孔的外端通过所述供气腔连通在一起。
9.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熔化用竖炉的铜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燃料和空气从燃料进口输入到熔化炉内进行燃烧,铜块从铜块投入口投入到熔化炉内被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而熔化,铜液经铜液出口进入到还原池内的铜液通道;
第二步、循环泵将一氧化碳中转瓶中的一氧化碳从进气口通入气室,气室内的一氧化碳从铜液通道壁部的网孔进入到铜液通道而将铜液中的氧化铜还原为铜;
第三步、气室内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经出气口进入到二氧化碳清除瓶内通过化学反应而清除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继续进入一氧化碳干燥瓶内而去除掉水分,干燥的一氧化碳进入到一氧化碳中转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铜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使输入到熔化炉中的空气的氧的量大于经燃料进口输入的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氧量、从一氧化碳进入孔中输入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铜液中形成包裹住熔化炉中的铜液的旋流并产生燃烧而将多余的氧消耗掉,投入铜块时铜块按面积分为大板铜与小板铜,将大板铜与小板铜按件数1:1的比例进行搭加投入熔化炉;在第二步中一氧化碳通过循环泵增压输入到气室中,使气室中的气压为1.5个大气压以上;第三步中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一氧化碳中转瓶中的气压低于0.5个大气压时,使控制阀开启,补气瓶向一氧化碳中转瓶中补充一氧化碳,当一氧化碳中转瓶中的气压上升到1到1.5个大气压时控制阀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浙江)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7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发酵饲料自动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蔬菜大棚覆膜收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