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气密测试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78642.0 | 申请日: | 2013-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龙杰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G01M3/0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气密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连接器气密测试机。
背景技术
保持较好气密性是某种连接器(如MINI DIN类连接器)的基本要求,是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升产品使用性能的有效保障,因此该类连接器在制作完成后均需要进行气密测试,以检测端子与本体之间或者本体与外壳之间的气密性。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连接器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均采用人工逐一进行测试,如此使得测试作业费时费力,效率非常低,给生产企业带来不便,并增加了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气密测试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采用人工逐一对连接器进行气密测试的方式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气密测试机,包括有机座、用于放置被测连接器的测试治具以及用于对测试治具进行持续充气的充气装置;该机座上设置有用于供测试治具放入的水槽;该测试治具具有进气孔和泄压孔,泄压孔处设置有安全阀,该测试治具包括有彼此可密封配合安装的座体和盖体,由座体和盖体围构形成有密闭空腔,该进气孔和泄压孔均连通该密闭空腔,该座体上设置有多个供被测连接器密封配合安装定位的凹位,每一凹位均位于密闭空腔内,对应每一凹位于座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每一通孔连通外界和对应凹位之间;该充气装置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前述进气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的表面凸设凸环,前述凹位位于凸环内,凸环的顶部周缘向外凸设有多个第一卡块,相邻的两第一卡块之间形成有第一让位槽;该盖体上凹设有与前述凸环相适配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顶部周缘向内凸设有多个与前述第一让位槽相适配的第二卡块,相邻的两第二卡块之间形成有与前述第一卡块相适配的第二让位槽;当凸环嵌于环形凹槽并且第一卡块与第二让位槽错位时,该第二卡块与第一让位槽错位而使得盖体与座体密封配合安装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呈弧形,该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亦呈弧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孔和泄压孔均设置于座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一手柄,该盖体上设置有第二手柄,当第二手柄与第一手柄重合时,该盖体与座体处于密封配合安装的状态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气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显示当前测试治具内气压之压力大小的压力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气装置为两个,对应地该测试治具为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座上设置有透明罩壳,该透明罩壳外罩住前述水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明罩壳内设置有朝向水槽照射的照明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被测连接器批量密闭式地放入测试治具中,利用充气装置对测试治具进行持续充气,并配合利用水槽,若某个通孔有气泡冒出,证明该通孔对应之凹位上的连接器气密性不合格,若通孔没有气泡冒出,证明连接器气密性合格,如此实现了批量地对连接器进行气密测试,取代了传统之人工逐一进行测试的方式,使得测试作业省时省力,效率更高,给生产企业带来方便,并有效降低了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测试治具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测试治具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座 20、测试治具
21、座体 211、凸环
212、第一卡块 213、第一让位槽
22、盖体 221、环形凹槽
222、第二卡块 223、第二让位槽
23、第一手柄 24、第二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龙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龙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