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热活血退疣复方药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378222.2 | 申请日: | 2013-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5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医防消毒专业技术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31/20;A61P1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热 活血 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活血退疣复方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精选合理配伍的中草药成份。配方的有效成份为麻黄,薏米,大青叶,板蓝根,紫草,马齿苋,金银花,荆芥穗,香附,蛇舌草,本发明为纯中草药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成分,经实验严格筛选配伍,复方作用效果好,经特殊工艺配置而成,质量稳定,便于服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用于防治包括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掌跖疣和丝状疣、尖锐湿疣等等一系列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浅表性良性赘生物。
背景技术 疣是一种发生在皮肤浅表的良性赘生物。因其皮损形态及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发生于手指、手背、头皮等处者,称千日疮、疣目、枯筋箭或瘊子;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称扁瘊;发于胸背,皮损中央有脐窝的赘疣,称鼠乳;发于足跖部者,称跖疣;发于颈及眼睑,呈细软丝状突起者,称丝状疣或线瘊。隋·《诸病源候论·疣目候》云:“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疣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具有传染性,一旦在人体出现感冒,发热,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月经期或内分泌失调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情况下,体内潜伏的病毒则可骤然发病,出现较多疣疹。西医口服治疗用药需经医生指导,且易产生抗药性,同时一般药物对人体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对肝、肾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实用的外用药物预防与治疗这类疾病,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天然植物精华素提取的清热活血退疣复方药及其制备方法,用于防治风热搏结、营卫不固、气血不和所致湿疹皮炎,具有清热解毒,养血活血,疏风散结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清热活血退疣复方药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多种中草药精华素的活性成分相互协同作用,具有清热解毒,养血活血,疏风散结的功效。
本发明的配方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麻黄20.0-30.0,薏米5.0-12.0,大青叶5.0-15.0,板蓝根3.0-9.0,紫草15.0-20.0,马齿苋6.0-12.0,金银花6.0-10.0,荆芥穗4.0-12.0,香附5.0-15.0,蛇舌草3.0-9.0。
麻黄的药理作用:1、平喘作用: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特别是在支气管痉挛时作用更为显著。实验表明:麻黄碱能有效地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诱发的痉挛,其作用强度不如肾上腺素,但作用较持久, 且口服有效。故常用于哮喘。麻黄碱能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抑制蠕动, 延缓胃肠道内容物的推进和排空。麻黄碱对动物子宫一般表现为张力及振幅增加,此种兴奋作用可被麦角胺阻断,被可卡因所增强。然而对人的子宫一般表现为抑制,曾用于缓解月经痛。2、麻黄碱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张力增加,麻黄碱使排尿次数减少,足够量甚至产生尿潴留,用于儿童遗尿症有效。对夜间遗尿或膀胱括约肌无力小便失禁的病人,麻黄碱亦可以消除其症状。
薏米的药理作用:1、增强免疫力和抗炎作用,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 2、降血钙、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我国医书古籍中都有记载,薏苡仁是极佳的美容食材,具有治疣平痘、淡斑美白、润肤除皱等美容养颜功效,尤其是所含的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本草纲目》谓薏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促进新陈代谢。3、美白肌肤:薏仁因富含蛋白质,可以协助消除班点,使肌肤较白皙,若长期饮用,还可以达到滋润肌肤、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
大青叶的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大青叶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青叶对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抑制作,此外大青叶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2、抗内毒素作用:体内外实验表明大青叶有抗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医防消毒专业技术中心,未经青岛医防消毒专业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逐淤酒
- 下一篇:一种降低血糖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