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风利湿五枝浴汤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8205.9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5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医防消毒专业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6/76 | 分类号: | A61K36/76;A61P17/00;A61P31/10;A61P31/08;A61P29/00;A61P17/04;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风 利湿五枝浴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风利湿五枝浴汤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精选合理配伍的中草药,配方的有效成份为桑枝,槐枝,柳枝,桃枝,麻叶, 豨莶草。由于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所以,暑令湿胜必多兼感,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更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一种祛风利湿五枝浴汤针对夏季湿热、人们肢体困倦的特点,具有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强筋壮骨,理气化湿的功效,使得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尤其适用于夏季季节性关节屈伸不利、肢体倦怠,脚气,麻风,风湿,一切筋骨疼痛,湿疹、皮肤痰痒、丹毒、下肢慢性演疡局部组织发给及骨折愈后局部组织肿胀,活动不适疼痛等疾病。
背景技术 所谓药浴就是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的汤液或浸液,或直接用煎好的汤药,以蒸汽沐浴方法熏洗全身或患病局部,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药浴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浸浴、熏浴、烫敷,作为保健养生则以浸浴为主。
在药浴的过程中,除了水本身的温煦作用外,主要是药物对人体的影响。药物水溶液的有效成分,通过体表和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根据不同药物的组方,可起到舒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等功效。
药浴的使用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据载,自周朝就开始流行用香汤浴洁身,宋明期间,这种香汤浴传入民间,便出现了专供人们洗芳香浴的“香水行”,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到了清朝,药浴不仅作为健身益寿的方法,而且广泛用于治疗和康复疾病。人们择日选用不同的药浴洁身、防病。如春节这天用五香汤沐浴,浴后令人遍体馨香,精神振奋;农历的二月二,古人称之为“中和节”,民间称为“龙抬头”的这一天,多取枸杞煎汤沐浴,可令人肌肤光泽,不老不病,夏季常用五枝汤洗浴,是为疏风气、驱瘴毒、滋血脉。由此可见一种祛风利湿五枝浴汤历史悠久,疗效卓著。
一种祛风利湿五枝浴汤遵循古法,根据中医理论配伍,炮制精良,外用方便,携带便利,具有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强筋壮骨,理气化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夏季季节性关节屈伸不利,肢体倦怠,及脚气,麻风,风湿,一切筋骨疼痛,湿疹、皮肤痰痒、丹毒、下肢慢性演疡局部组织发给及骨折愈后局部组织肿胀,活动不适疼痛等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祛风利湿五枝浴汤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多种中草药精华素的活性成分相互协同作用,具有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强筋壮骨,理气化湿的功效。
本发明的配方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桑枝15.0-20.0,槐枝30.0-35.0,柳枝10.0-15.0,桃枝15.0-20.0,麻叶5.0-10.0, 豨莶草10.0-15.0。
桑枝功效:味苦、微辛,性平。归肝,有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之功,适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本草撮要》 :“桑枝,功专去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痹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
槐枝功效:味苦,性平。归心、肝经。有散瘀止血、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主治:崩漏,赤白带下,痔疮,阴囊湿痒,心痛,目赤,疥癣。《本草图经》:“春采嫩枝,煅为黑灰,以揩齿去肿;烧青枝取沥,以涂癣。”《滇南本草》:“洗皮肤疥癞,去皮肤瘙痒之风。”
柳枝功效:苦,性寒。归胃、肝经。功效为祛风利湿,解毒消肿。配桑枝,用于风湿痹阻经络筋骨酸痛,四肢麻木之候。主治:风湿痹痛,小便淋浊,黄疸,风疹瘙痒,疔疮,丹毒,龋齿,龈肿。《滇南本草图说》 :“主治血凝气滞,风寒外束;小儿痘症,有乌头陷顶,浆升不起者,煎服或浴之。”
桃枝功效:苦,平。归心、胃经。有活血通络,解毒,杀虫之效。治心腹痛,风湿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疮癣。《纲目》 :“治疰忤心腹痛,辟疫疠。”《补缺肘后方》 :“桃枝一把,切,以酒一升,煎取半升,顿服。”
麻叶功效:甘,寒,无毒。归肺、膀胱、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散瘀。主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肛门肿痛,赤自带下,跌扑瘀血,创伤出血,乳痈,丹毒。《纲目》 :“治金疮伤折血出,瘀血。”《中草药手册》 :“止血,消炎,解毒。治咯血,吐血,月经过多。创伤出血,蛇、虫咬伤,痈肿,丹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医防消毒专业技术中心,未经青岛医防消毒专业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2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鼻炎的中成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癣的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