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8073.X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3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嘉翔;段若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00 | 分类号: | H01P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器 加工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铁氧体环形器和隔离器在微波和射频通信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其单向传输的特性,可以保护电路中元件免受无用信号的损害,也可以使同一电路实现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双工功能。金属腔体是环形器和隔离器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起着机械支撑,器件封装,导磁导电等功能。
现有环形器和隔离器腔体大多采用传统的整体式方式,也有部分采用有底圆腔和底板焊接或铆接在一起的方式。整体式腔体有整体机加工形式和整体烧结或铸造再进行机加工两种形式。整体机加工形式浪费材料,加工成本高,整体烧结或铸造结合机加工方式电磁性能差,制作周期长,小批量制造成本高。有底圆腔和底板焊接式或铆接式使用不同的有底圆腔和板的组合性能较好,但由于有底圆腔的加工形式存在一些限制,只在有限的产品形式上有一定优势。
目前成本较低,性能较好且工艺简单的一种隔离器腔体形式如中国专利号CN201120438905.9所示,可以使用冲压等廉价工艺得到各个简单部件,并将它们联接在一起形成腔体,但是,在目前的工艺中,将得到的各个简单部件联接的过程是通过人力手工加工的方式完成,生产的效率较低,阻碍了此种方式隔离器腔体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控制方法,其可以实现隔离器腔体加工机自动化进行隔离器腔体组装的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侧板是否定位完成,若否,进入S2;若是,进入S3;
S2、将组成隔离器腔体的侧板彼此相对定位;
S3、将定位完成的侧板转移至加工位置;
S4、将底板转移配合至位于加工位置的侧板上;
S5、对位于加工位置的侧板和底板冲压铆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具体包括:
判断侧板定位标志位的值是否为1,若是,判定侧板定位完成;若否,判定侧板未完成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具体包括:
控制定位头旋转360度以将组成隔离器腔体的侧板彼此相对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具体包括:
控制第一机械手的抓取头替代所述定位头的位置以与所述定位完成的侧板互相配合;
打开与所述第一机械手连接的第一真空泵,将侧板吸附在所述第一机械手的抓取头上;
控制所述第一机械手的抓取头转移至加工位置,并关闭第一真空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打开与第一机械手连接的第一真空泵,将侧板吸附在所述第一机械手的抓取头上”之后还包括:清除侧板定位标志位的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关闭第一真空泵”之后还包括:控制侧板固定装置将所述位于加工位置的侧板锁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具体包括:
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机械手的抓取头转移至加工位置”的同时,控制推料机构将底板推送至定位腔;
控制第二机械手的吸盘与位于定位腔的底板配合,并打开与第二机械手连接的第二真空泵,将底板吸附在所述第二机械手的吸盘上;
控制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所述底板配合至位于加工位置的侧板上,并关闭第二真空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5具体包括:
控制冲压装置自初始位置开始推进,直至到达冲压位置;
控制冲压装置在所述冲压位置保持一预设冲压时间后后退,直至到达初始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设冲压时间设定为1s。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5之后还包括:
控制第二机械手的吸盘转移至加工位置,并打开第二真空泵,以吸附冲压铆接完成的隔离器腔体;
第二机械手带动其上的吸盘转移至卸料位置,并关闭第二真空泵,完成卸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控制方法通过将侧板先进行定位,并在将底板配合到定位好的侧板上后进行冲压铆接,可以实现隔离器腔体加工机工作的自动化控制,控制过程高效,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控制方法所对应加工的隔离器腔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控制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控制方法中涉及的定位头和定位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0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部件的表面处理
- 下一篇:一种防油污PVC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