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外敷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7409.0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素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P11/06;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哮喘 中药 外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外敷剂。
背景技术
小儿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患,常因外感、饮食、劳倦、气候化及过敏源接触等因素诱发,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重。慢性咳嗽有时是儿童哮喘的唯一症状,即咳嗽变异性哮喘。严重病例,可表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和语言不连贯。如完全不能说话或意识丧失,则为哮喘危急状态,可迅即危及生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该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临床常使用止咳祛痰剂或抗过敏治疗,疗效欠佳,易反复发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外敷剂。中医学认为,小儿哮喘发病的内因主要在于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内伏,外因多为气候转变、寒温失调。痰饮寒邪皆属阴属寒,且其发病多在冬季。夏季是咳喘病等呼吸道疾病的缓解期,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人体的经络系统处于一年中最佳的通畅状态,利用这个时机,通过体表的穴位敷贴,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穴位敷贴是运用中药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有关脏腑,以温化寒痰、疏通经络、补益阳气,达到缓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福建胡颓子叶9-12份、蛇附子5-9份、一枝香6-8份、小白撑0.2-1份、白绿叶8-10份、小毛香3-7份、天水蚁草6-9份、党参4-6份、地龙2-3份。
优选的,福建胡颓子叶11份、蛇附子6份、一枝香7份、小白撑0.5份、白绿叶9份、小毛香5份、天水蚁草8份、党参5份、地龙2.5份。
制备方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备用
方中:福建胡颓子叶、蛇附子、一枝香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定惊,通络平喘;小白撑、地龙清热散瘀,舒筋活络,补虚平喘,散结通络;白绿叶、党参、天水蚁草止咳平喘,行气止痛,定心安神,润肺下气,止咳化痰;小毛香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选90例门诊病例经临床确诊为小儿哮喘,年龄2~10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8.1岁;平均病程5个月至两年。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8.2岁;平均病程5个月至两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采用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临床以咳嗽、气促、喉间哮鸣明显,甚至呼吸困难,双肺满布哮鸣音为特征。
3、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外敷剂,称取福建胡颓子叶11g、蛇附子6g、一枝香7g、小白撑0.5g、白绿叶9g、小毛香5g、天水蚁草8g、党参5g、地龙2.5g,上药共研细末,和匀备用,临用时用香醋调成药饼,搓成小药丸,每丸含生药2g,每次5贴,每年三伏天使用。分别贴在双侧肺俞、定喘、膏肓穴和大椎、膻中、天突穴上(穴位可交替使用),用胶布固定。夏季入伏日起,每2天贴1次。贴敷时间:病程1年以下1h,1年以上的2~3h。如局部有灼热或疼痛感,视个体差异可提前取下。贴敷当天忌食辛辣之品。对照组常规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
4、疗效标准治愈:用药3个疗程后,患儿症状完全缓解,不咳不喘,肺部听诊无异常;显效:用药3个疗程后,症状大部分缓解,不喘,气候变化时偶有咳喘,继续服药又很快缓解;无效:用药3个疗程后,病情无改善。
4、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45例,其中临床治愈28例(62.2%),显效13例(28.9%),无效4例(8.9%),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患儿45例,其中临床治愈20例(44.4%),显效13例(28.9%),无效12例(26.7%),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福建胡颓子叶11g、蛇附子6g、一枝香7g、小白撑0.5g、白绿叶9g、小毛香5g、天水蚁草8g、党参5g、地龙2.5g,上药共研细末,和匀备用。
实施例二:称取福建胡颓子叶12g、蛇附子9g、一枝香6g、小白撑1g、白绿叶10g、小毛香7g、天水蚁草6g、党参4g、地龙3g,上药共研细末,和匀备用。
实施例三:称取称取福建胡颓子叶9g、蛇附子5g、一枝香8g、小白撑0.2g、白绿叶8g、小毛香3g、天水蚁草9g、党参6g、地龙2g,上药共研细末,和匀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素梅,未经杨素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7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