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编机纱线张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7164.1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9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洪;凡正春;韦海龙;朱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12 | 分类号: | D04B2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编机 纱线 张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纱线在输送过程中张力大小的装置,特别是涉及经编机上用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张力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经编机,纱线在输送过程中的张力主要通过挑头簧即弹簧片的变形来进行调节。在编织时,纱线从挑头簧底部的小孔中穿过,依靠弹簧片的变形调节张力,这种挑头簧纱线张力器的结构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以下二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大多数纱线在输送过程中并没有受到挑头簧因变形而产生的张力,导致纱线缺乏预紧力;另一方面,依靠挑头簧的变形量对纱线张力进行调节时,由于弹簧片的弯曲程度有限,导致纱线的张力调节范围小,调节距离短,因此用挑头簧作为张力调节装置不能满足纱线张力要求,影响织物的编织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对纱线的张力进行有效调节,而且张力的调节范围大、调节距离长的经编机纱线张力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器,该张力器包括一个长条形底座、滑块、弹簧和成对滑轮;所述底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滑槽,所述滑块的下部嵌装在所述滑槽内且与该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上部设有成对的沿底座宽度方向并列布置的第一外滑轮和第一内滑轮,所述弹簧置于所述滑槽内且其一端与所述滑块相抵,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滑槽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对沿底座宽度方向并列布置的第二外滑轮和第二内滑轮。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底座上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块穿纱板,在每块所述穿纱板上均设有一个用于穿入纱线的导纱孔。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滑块的上部沿底座宽度方向固定安装有第一小轴,所述第一外滑轮和第一内滑轮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小轴上;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滑槽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与底座一体制成的、沿底座高度方向向上延伸的侧板,在所述侧板上沿底座宽度方向固定安装有第二小轴,所述第二外滑轮和第二内滑轮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小轴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优选呈Ω形或者燕尾形,所述滑块的下部形状与所述滑槽的形状相适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张力器包括底座、滑块、弹簧和成对滑轮;底座上设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块上部设有第一外滑轮和第一内滑轮,弹簧置于滑槽内且一端与滑块相抵,在底座上设有至少一对第二外滑轮和第二内滑轮,因此在工作时,可将纱线依次与第一外滑轮、第二外滑轮、第一内滑轮和第二内滑轮缠绕后,进入编织机构进行编织。在纱线输送过程中,纱线可通过与滑轮组的各滑轮摩擦对张力进行调节,而且,当纱线张力较大时,纱线还可通过滑块带动第一内、外滑轮沿滑槽移动对张力进行调节,在调节时,利用滑轮组自身的特性,通过纱线的缠绕,滑块移动很小位移,输出端纱线便会走过很长的距离,通常情况下,当滑块移动10cm时,纱线可以行走40cm,从而一方面获得了对纱线张力的调节范围大、调节距离长的有益效果,另一方面能很好地应对紧急情况下,如受到外力作用张力发生极大波动时,能保证纱线张力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经编机纱线张力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经编机纱线张力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经编机纱线张力器当纱线缠绕在滑轮上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纱线缠绕在滑轮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底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滑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滑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器,该张力器包括一个长条形底座1、滑块2、弹簧3和成对滑轮;所述底座1可由长条形的方钢制成,在底座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滑槽1-1,该滑槽1-1可从底座1的一端延伸至底座1的大约中段处,所述滑块2的下部嵌装在所述滑槽1-1内且与该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2的上部设有成对的沿底座1宽度方向并列布置的第一外滑轮4和第一内滑轮5,所述弹簧3置于所述滑槽1-1内且其一端与所述滑块2相抵,在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所述滑槽1-1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对沿底座1宽度方向并列布置的第二外滑轮6和第二内滑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7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准电压源
- 下一篇:适用于高固含涂料的高效流变改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