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应用适应能力的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77026.3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6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恪;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联网 体系结构 应用 适应能力 评价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应用适应能力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下的所有应用数据通过m种分类方法分类,记第i种分类方式下应用数据的类别数目为ni,记第i种分类方式下第j类所述应用数据为第ij种应用数据,其中1≤i≤m、1≤j≤ni且i、j为正整数;
统计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下所述第ij种应用数据的流量占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数据总流量的比率Pij;
模拟计算或统计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下所述第ij种应用数据的传输性能(Perf)ij;
根据所述Pij和所述(Perf)ij得到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服务适应性S;
获取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的经济适应性E;以及
根据所述服务适应性S和所述经济适应性E得到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应用适应能力U。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应用适应能力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计算或统计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下所述第ij种应用数据的传输性能(Perf)ij的计算公式为:
使用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数据传输平均路由跳数来表示(Perf)ij时,(Perf)ij=(Phop)ijHij,其中,Hij表示传输第ij种应用数据的平均路由跳数,(Phop)ij表示第ij种应用数据的单跳数据传输的性能;或者
使用分组传输所占用的链路次数和路由器转发分组次数来表示(Perf)ij时,(Perf)ij=(Link)ij+(Deliv)ij,其中,(Link)ij表示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中传输第ij种应用数据所占用的链路次数,(Deliv)ij表示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中传输第ij种应用数据所占用的路由器转发分组次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应用适应能力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ij和所述(Perf)ij得到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服务适应性S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中的分组总量。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应用适应能力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的经济适应性E包括:根据部署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后的路由开销、链路开销、应用部署开销、维护开销和带宽经济开销,确定所述互联网体系结构的经济适应性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70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