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回收工段绿液絮凝除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6672.8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李雪;徐永建;殷学风;章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C11/04 | 分类号: | D21C11/04;D21C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工段 絮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碱回收工段绿液絮凝除硅方法。
背景技术
非木材纤维造纸原料是我国一种重要可再生纤维的资源。由于资源的限制,我国现阶段大多采用非木材原料制浆,例如竹子,麦草等。由于非木材纤维原料自身的特殊原因,半纤维素含量比木材高,杂细胞多,灰分高,二氧化硅约占灰分60%以上,结果造成碱回收过程“硅干扰”问题。其主要体现在蒸发,苛化和石灰回收等工段。在苛化工段,绿液苛化反应中会有CaSiO3生成,降低了绿液的苛化效率,此外,在白泥煅烧生成石灰回用于苛化工段的过程中,白泥中的硅会降低石灰活性,另外,白泥中的硅会使白泥中残碱值偏高,由于残碱物质熔点比石灰低,在白泥进行煅烧反应之前或者反应过程中会先熔化,与石灰结成块或者粘附在石灰窑内壁上形成结球,结圈和结环,结果造成石灰窑极容易出现故障。以上这些问题不仅会使碱回收效率降低,而且使得造纸废液处理工段耗能严重,达不到国家要求。所以,对于减轻“硅干扰”问题有很多解决方法,如二氧化碳法、铝酸盐法以及碱石灰法等,但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消除了“硅干扰”问题的同时,又面临其他问题,当黑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烟道气产生的硅酸胶体粒子非常细小,且悬浮于溶液中,难以沉淀,同时,当CO2法绿液除硅率为85%时,绿液苛化产生的白泥煅烧回收石灰依然不能回用,且除硅后绿液pH值低,需要补充NaOH将绿液pH调回到高碱性,铝酸盐法虽然除硅率较高,但是铝离子的引入量随着除硅率的增加而增加,铝离子的大量存在使得绿液pH降低,并且形成的硅铝酸钠胶体很难从体系中出去,造成了其他问题。生石灰法除硅率不够高,在石灰煅烧回收阶段仍有生成的CaSiO3难以煅烧。
二氧化碳引晶工艺需要调绿液pH,分两步加入除硅剂和引硅剂。两段石灰工艺也需要分两步加入生石灰,并且工厂中的除硅率不够高等。所以,以上的除硅工艺都存在操作复杂,可控性较差,除硅效果不够好等缺点,能够找到一种除硅率高,引入铝离子少,绿液pH变化小,操作简单,成本低的除硅工艺,将改善碱回收工段的“硅干扰”问题,减轻设备负担,为企业增加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碱回收工段绿液絮凝除硅方法,解决了现有除硅工艺使得绿液pH降低,除硅率不高,沉淀慢,操作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碱回收工段绿液絮凝除硅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制备三价金属盐改性膨润土;
步骤2:取澄清后的苛化段绿液倒入烧杯中,加热至90-100℃,然后按照三价金属盐改性膨润土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50g/L称取步骤1得到的三价金属盐改性膨润土加入到绿液中,搅拌反应10min,静置待充分反应,将质量浓度为0.01%-1.0%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溶液按照与绿液的体积比为1:20-1:200的比例加入到烧杯中,再按照相对于绿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0-30g/L加入生石灰,静置待完全沉降。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的步骤1制备三价金属盐改性膨润土,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取钠基膨润土加入水中搅拌至悬浮液状,加入三价金属盐,搅拌2h,静置10-15h,倒去上清液,将下层浊液放入烘箱干燥24h,取出,研磨,过200目筛,制成三价金属盐改性膨润土。
其中的钠基膨润土相对于水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5-50g/L。
其中的三价金属盐与钠基膨润土的质量比为1:1-1:5。
其中的三价金属盐采用氯化铝,硫酸铝,硫酸铁,氯化铁或偏铝酸钠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硅捕集剂的膨胀效率较高,吸附硅元素性能极强,加入絮凝剂絮凝反应后沉降速度快,除硅效率最高可达99.9%,并且绿液pH变化很小,引入其他离子很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
图2是本发明除硅前绿液元素能谱图;
图3是本发明除硅后绿液元素能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的竹浆绿液是来自碱法制浆厂碱回收车间绿液澄清槽,绿液成分:总碱137.21g/l,活性碱39.88g/l,Na2CO397.27g/l,Na2S31.94g/l,SiO24.36g/l,绿液的pH为12.94。通过在绿液中的除硅率、沉淀物沉降时间以及绿液pH的变化来评价絮凝除硅工艺的好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6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冻土试验箱
- 下一篇:一种水性涂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