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共振损伤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6455.9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饶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2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共振 损伤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共振损伤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以现浇混凝土施工为主的电网变电站及附属设施建设、全国城市楼宇建设中,现有施工工艺下,楼梁、楼板完成结构施工后,发现现浇混凝土的梁、楼地面有时会出现不通视、渗水的微裂缝的现象,楼板会因为共振而出现损伤性裂缝。
经研究分析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受到共振影响,在目前的楼板的施工中,支撑楼板模板的方法是下层、多层脚手架支撑楼板施工法,楼板及施工的抗共振性能指标是根据建筑完成后的承重情况进行设计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面的人员走动、材料堆放、吊车吊物砸压楼板、不均匀浇注、模板变形等情况竖向振动过程会引起下层起支撑作用的楼板产生共振效应,对该下层的楼板具有一定破坏作用的,会对楼板产生共振损伤,目前的施工工艺中无法有效的抵抗在施工过程中的共振损伤。
经过检索,发现以下相关专利文献。
一种防止外墙保温层开裂的施工方法(CN101985847B),施工工序为:对基面进行检查和处理,之后粘接保温板;在基面上批刮轻质防护浆料;在批刮好的轻质防护浆料上画线,将表面划分区域;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在耐碱玻纤网格布上批刮轻质高弹抗裂防水腻子;批刮抛光罩面腻子层,对批刮好的抛光罩面腻子层进行打磨和养护;依次喷涂柔性氟碳底漆、柔性氟碳中漆和柔性氟碳面漆三层涂层;分格划分,以每个格为单元进行上色;修缮、清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弹性复合抗裂氟碳涂层,由保温层、弹性复合抗裂层和弹性氟碳漆饰面层组成。解决了现有外墙保温层出现开裂、空鼓、剥落的问题。
经过对比,以上专利与本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存在较大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止共振损伤的施工方法,避免共振产生损伤性裂痕,提高建筑施工效率,支撑系统拆装简单,受力均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止共振损伤的施工方法,在楼板外地面上搭建外脚手架,在楼板之间搭建内部垂直支撑、梁模板支撑以及楼板支撑,上述外脚手架、垂直支撑、梁模板支撑以及楼板支撑共同形成整体网状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整体网状支撑架的上、下层楼板之间搭建拱形网状支撑结构,该拱形网状支撑结构由多个可以调节的斜向支撑架进行支撑,多个斜向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相邻或对角的立柱上。
而且,所述整体网状支撑架包括上层楼板、下层楼板、立柱、横梁、梁模板支撑、楼板支撑、外脚手架,在上层楼板与下层楼板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立柱,立柱之间的上层楼板下端水平固装有用于加强楼层强度的横梁,横梁下端间隔均布设置有多根梁模板支撑,上层楼板的下端间隔均布设置有多根楼板支撑;所述多根梁模板支撑与楼板支撑下端均安装有内部垂直支撑,且内部垂直支撑连接架设在建筑外部的外脚手架。
而且,所述斜向支撑架包括平面可调桁架、模板夹箍以及拱形支撑管,相邻立柱之间安装有平面可调桁架,该平面可调桁架两端均固装有一制有金属半环结构的模板夹箍并通过该模板夹箍固定在立柱上;平面可调桁架两端的模板夹箍上安装有一拱形支撑管,拱形支撑管设置在平面可调桁架上方。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现有施工工艺、施工条件下,考虑自振频率对建筑的危害机率增大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状悬于楼板、梁顶面的整体拱形网状支撑系统,完全避免了施工现浇混凝土梁、板整个工序中引起对下楼层的梁、楼板的共振损害,避免了因共振产生的损伤性裂缝。
2、本发明加强了对柱模板的横向支撑力,有效防止立柱‘鼓肚’现象的发生,因楼地面顶面、梁顶面没有直接的支撑妨碍,在考虑自振频率、安全施工的基础上,可以在该作业面上进行其他工序的工作,提高建设施工效率。
3、本发明拆模时间可以按施工组织设计精准掌握,去除了多层支撑,使支撑部件、模板周转利用率加快;所述拱形网状支撑结构悬于上层楼板、下层楼板、立柱以及横梁之间形成的施工空间,且拱形网状支撑结构与外脚手架、内部垂直支撑、梁模板支撑以及楼板支撑连接组成整体网状支撑结构。
4、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构造合理、拆装简单,受力均匀,适合在现浇混凝土梁、板、柱支模工序中推广应用,将明显提升的建筑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在实用上和经济上有很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支撑系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楼板、梁顶支撑与外檐外脚手联合支撑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天津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6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