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口服液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6025.7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子龙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36/899;A61K9/08;A61P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8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糖尿病 中草药 口服液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口服液及其生产工艺。
1、技术领域与背景技术
(1)我的“中药多菌种混合发酵口服液及其生产工艺”,2009年4月8日授予发明专利权,专利号:ZL03123015.6。在进一步研究中,有两位心肌缺血病人,一位血糖偏高,一位患有糖尿病。她们服用的是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口服液,结果二人化验血糖,都降到正常值。当时不主张用发酵中药治疗糖尿病,因为培养基中有25%的蔗糖。经过认真分析,如果能把蔗糖全部分解转化,治疗糖尿病应该没有问题。
这样,研究发酵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发明课题就提了出来。
已获专利技术中的发酵剂可以分解利用蔗糖、葡萄糖毫无疑问。其作用就是把糖转化成乙醇和多种有机酸,能更多的溶解出中药中不溶于水的药物成分,来提高中药疗效。
治疗冠心病的中草药中有没有分解糖、利用糖的药物成分?用水煎煮为什么不降糖?
(2)我对治疗冠心病的中草药逐一实验,如:丹参、葛根、桃仁、红花等。同时对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也一一实验,如:生地、玄参、乌梅、枸杞子、苦瓜、苦瓜籽等。它们都能在葡萄糖水中,在25℃~30℃温度下,把与该中药同样重量的葡萄糖,5~10天全部分解转化。在这一过程里,中草药就象生长的绿色植物一样,也在进行呼吸代谢,吸收氧气的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和热量,而且反应十分明显。此类实验还在进行中。
(3)根据生物技术,揭示葡萄糖转化原理
植物的合成产量定义是:“二氧化碳、水、阳光和少量矿物质的合成物”。因此,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存在、繁荣和发展的根本源泉。植物白天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的受体是二磷酸核酮糖,在羧化酶的作用下,一切绿色植物的最初产物都是葡萄糖(C6H12O6)。而植物在夜间的呼吸代谢,是在植物体内上百种酶的催化下,把1克葡萄糖,传化为O.84克碳水化合物、0.24克脂类化合物、0.26克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化合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中草药的药物成分60%是这两类物质。又可以细分为:甙、素、酸、酯、醇等等。例如:人参皂甙-R1(C54H92O23)、丹参素(C5H10O5)、 桂皮酸(C9H8O2)。
其它的药物成分为蛋白质类。有:碱、胺、嗪类等,除含有C、H、O之外,还有N、S、P等矿元素。例如:益母草碱(C14H21N3O5)、钩藤碱(C22H28N2O4)。
2、发明内容:利用生物化学反应,培养中草药口服液。
(1)中草药降糖试验让我有了用葡萄糖转化中草药成分的灵感。我们可以不靠生长的中草药利用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再转化成药物成分。生物技术生产葡萄糖已是成熟工艺。我们仅利用植物的呼吸代谢,直接以葡萄糖为主要营养,配制培养基。凡是未经高温炮制的中草药,都含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活性酶,把中草药粉加入培养液中,保持温度25℃~30℃,保持PH值5~6,保持提供氧气,不仅能用单味中草药粉把葡萄糖催化成中药成分,也可以用配伍处方的多味中草药粉,把葡萄糖催化成中药成分。用生物技术制药,取代传统的用水煎熬中药。
实验证明,把100毫升的水溶入10克葡萄糖,要把糖转化完,10克苦瓜粉需6天;10克苦瓜籽粉需5天;10克枸杞子粉需8天。
这种呼吸代谢,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释放热量。除去能量消耗,每10吨葡萄糖可以转化9吨枸杞子。10吨葡萄糖价值6万元,9吨枸杞子价值为18万元。种植枸杞子1年收获1次,生物培养枸杞子仅需8~16天,可以连续培养,连续收获。
特别强调的是:由于在催化、转化葡萄糖的过程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均无损耗,可以把它们从制好的药液中,用离心机分离出来,在培养罐中加入葡萄糖和酶,进行多次转化,达到扩大产量的目的。
(2)由此也产生了在培养罐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发明思路,进而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
农作物培养转化技术,涉及到葡萄糖转化中草药的另一部分药物成分蛋白质类。要合成蛋白质,就必须提供氮、钾、钙、镁、磷、硫、铁、锌等等矿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子龙,未经冯子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6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早强防冻型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
- 下一篇:一种解酒果蔬含片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