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5685.3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4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李劼;朱凯;林月;刘业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 | 分类号: | H01M10/05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无机 聚合物 固体 电解质 材料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组分组成:
导锂聚合物20~70份,
金属-有机框架5~50份,
锂盐10~60份;
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为MOF-5、MIL-53(Al)、MIL-53(Cr)、Zn-MOF-74、HKUST-1、ZIF-1、ZIF-2、ZIF-3、ZIF-4、ZIF-5、ZIF-6、ZIF-7、ZIF-8、ZIF-9、ZIF-10、ZIF-22、ZIF-69、ZIF-90、NAFS-1、MIL-47、CAU-1、MIL-101(Cr)、CPO-27-Mg,CPO-27-Mn,CPO-27-Co,CPO-27-Ni,CPO-27-Zn、Mn(HCOO)2、Co(HCOO)2、Ni(HCOO)2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为MOF-5、MIL-53(Al)、MIL-53(Cr)、Zn-MOF-74、HKUST-1、ZIF-1、ZIF-2、ZIF-3、ZIF-4、ZIF-5、ZIF-6、ZIF-7、ZIF-8、ZIF-9、ZIF-10、MIL-47、CPO-27-Mg、CPO-27-Mn、CPO-27-Co、CPO-27-Ni、CPO-27-Zn、MIL-101(Cr)、Mn(HCOO)2、Co(HCOO)2、Ni(HCOO)2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的颗粒尺寸范围为5nm~2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锂聚合物为聚环氧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聚丙烯酸、聚环氧乙烯、聚偏氟乙烯及聚偏氟乙烯类共聚物、聚乙烯醇、聚四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及聚乙烯类共聚物、氟化橡胶、聚氨酯、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盐为LiN(SO2CF3)2、LiCF3SO3、LiC(SO2CF3)3、LiBC2O4F2、LiC4BO8、LiOCH(CH3)2的一种或几种。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固体电解质材料应用于制备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电解质膜制备方法是在分散有金属-有机框架的溶液中,加入锂盐和导锂聚合物,搅拌均匀,涂覆于基体上,干燥,即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电解质膜厚度为10~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56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钠硫电池的升温方法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