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柴油机排气管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75208.7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5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化;羽保林;李胜忠;黄继亮;赵备库;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三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3/06;F01N13/08;F01N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柴油机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柴油机排气管,属石油钻机用柴油机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钻井机械钻机,一般配备3台190型柴油机作为动力机,为钻井施工提供持续动力。在钻井施工中,柴油机排出的废气、废烟通过排气管排出机体外。因柴油机噪声比较大,严重影响职工及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同时在天然气探井施工中,随着井深的增加,钻井负荷越来越重,柴油机温度高或燃烧不完全,排气管内经常会喷出火星,如遇井内天然气溢出,极易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导致机毁人亡,给国家带来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使柴油机防火降噪,技术人员设计了多种柴油机排气管,但效果均不够理想。申请号为201210164025.6公开了一种钻井柴油机排气管灭火装置,由灭火筒、进气管、喷水管、进水管和排水管组成,虽能实现防火目的,但对柴油机的降噪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柴油机排气管防火降噪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火降噪功能的钻井柴油机排气管,最大限度地降低柴油机噪声污染和发生火灾事故的几率。
本发明由排气管总成、消音灭火管、消音叶片、喷水环组成。排气管总成分为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消音灭火管的腔体内焊接有环状消音叶片和喷水环,两端安装有环状的前密封盖板和后密封盖板,后密封盖板的下部开有排水孔,上部焊接有与喷水环连接的进水管;前排气管插接在前密封盖板和消音叶片的中心通孔内,后排气管插接在后密封盖板中心通孔内。
本发明利用排气管总成、消音灭火管、消音叶片、喷水环,将消音灭火管分成前降噪室、冷却室和后降噪室,实现对柴油机排气管排出的高温废气进行多次降噪和冷却降温灭火的目的,满足钻井施工安全、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消音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喷水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附图2及附图3对本发明作以下叙述。
本发明由排气管总成1、消音灭火管2、消音叶片3、喷水环4组成。排气管总成1分为前排气管1a和后排气管1b;消音灭火管2的腔体内焊接有环状消音叶片3和喷水环4,将消音灭火管2的内腔分为前降噪室2a、冷却室2b和后降噪室2c,消音灭火管2两端安装有环状的前密封盖板5a和后密封盖板5b,后密封盖板5b的下部开有排水孔7,上部焊接有与喷水环4连接的进水管6;前排气管1a插接在前密封盖板5a和消音叶片3的中心通孔内,后排气管1b插接在后密封盖板5b的中心通孔内。
所述的位于消音灭火管2的腔体内的前排气管1a和后排气管1b部分管段的管壁上分别开有消音分配孔8a和消音分配孔8b。
所述的消音分配孔8a和消音分配孔8b均布在位于消音灭火管2的腔体内的前排气管1a和后排气管1b部分管段的管壁上。
所述的消音叶片3为辐射扇形结构。消音叶片3的叶片所在面与消音叶片3的垂直面呈40°~50°角。
所述的喷水环4是由钢管预制成的圆环,焊接于消音灭火管2腔体内,在其与消音叶片3相对应的管壁上开有喷水孔10。
将本发明的前排气管1a与柴油机排气管法兰连接,后排气管1b与加长排气管9连接。经柴油机排气管排出的高温废气,其部分高温废气经前排气管1a的消音分配孔8a进入消音灭火管2的前降噪室2a,实现一次降噪,再经消音叶片3实现二次降噪,降噪后的高温废气与先期进入冷却室2b内的高温废气混合后进入后排气管1b,由后排气管1b的消音分配孔8b进入后降噪室2c进行三次降噪后,经加长排气管9排出,由此,柴油机排气管排出的高温废气,经多次降噪后,即可实现柴油机降噪目的;由进水管6进入喷水环4内的冷却水经喷水环4的喷水孔10喷出,对进入冷却室2b内的高温废气进行降温灭火后,由后密封盖板5b下部的排水孔7排出,进入循环水罐,实现对柴油机排气管排出的高温废气降温灭火和环保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三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三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5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