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可降解吡啶的根瘤杆菌、选育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4832.5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沈锦优;王连军;张鑫;陈丹;孙秀云;李健生;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C02F3/34;C12R1/41;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可 降解 吡啶 根瘤 杆菌 选育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株可降解吡啶的根瘤杆菌,其特征在于它于2013年3月28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单位地址为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110,命名为根瘤杆菌NJUST18,其分类命名为(Rhizobium sp.),GenBank登陆号为JN1063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吡啶的根瘤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瘤杆菌菌落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为:呈白色,圆形,边缘整齐,光滑湿润,该菌株细胞呈短杆状,表面光滑,以周生鞭毛运动,不形成芽孢,尺寸为2-3μm×0.8-0.9μm;革兰氏阴性,催化酶阴性,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阴性,尿素酶阴性。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吡啶的根瘤杆菌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株的分离:将长期受到吡啶污染的排污口取出的土样2g加入到50mL含500mg/L吡啶的液体无机盐培养基MSM中,装入150mL三角瓶中,30℃条件下以180转/分的转速摇床培养进行富集培养;7天后,2mL富集培养后的液体培养基转接入50mL新鲜液体无机盐培养基MSM中,并摇床培养;经过连续3次转接后,用无菌蒸馏水将转接后的液体培养基稀释105-109倍,涂布于含1000mg/L吡啶的无机盐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放入30℃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一周后挑取在菌落特征上有明显差异的菌落,采用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进行纯化,连续纯化三次后,得到单一菌株,并进行斜面保存。
(2)菌株的筛选:挑取分离所得到的单菌落,分别接种于含1000mg/L吡啶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120h;测定培养基中吡啶浓度变化,选取培养基中吡啶浓度显著降低的单菌落。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吡啶的根瘤杆菌在吡啶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降解吡啶的根瘤杆菌在吡啶废水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吡啶废水的pH值为5-8,废水中吡啶浓度不超过26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8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烧凹凸棒发泡吸音板
- 下一篇:一种高取向排列的氮化碳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