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楝素和吡虫啉的生物复合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4825.5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梅;刘卫东;朱士农;沙进成;贺秋磊;杨得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P7/04;A01N43/9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胡锡瑜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虫啉 生物 复合 杀虫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楝素和吡虫啉的生物复合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二、背景技术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虫害的侵袭,特别是蔬菜作物,其虫害种类繁多,危害严重,如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作物虫害的主要防治方法,即化学杀虫剂的应用,但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虫害易产生抗药性,造成了防治效果下降,频繁地使用化学农药破坏生态环境和威胁了人类健康,使害虫的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与化学杀虫剂相比,一种生物杀虫制剂往往只对一种或少数几种害虫有效,存在杀虫谱较窄的缺点,因此在生产实际中为了延缓害虫的抗药性、扩大杀虫谱和提高药效,多采用不同生物杀虫剂品种以及生物杀虫剂品种与化学杀虫剂品种间的混配来防治虫害和扩大杀虫谱。两种药剂混配是否增效、拮抗或者加和,可通过以某种害虫为供试对象,室内测定两种药剂的毒力、筛选其最佳配比并求其共毒系数来判断,如果复配后共毒系数大于100,即为增效作用,复配增效的混剂可以再通过盆栽和田间药效进一步验证其药效。增效复配剂由于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扩大了杀菌谱,是综合防治虫害的重要手段。
楝素是从楝属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和苦楝(Melia azedarach)树皮中提取的川楝素或苦楝素的统称。楝素为呋喃三萜类化合物,俗名为川楝素,其分子式为C30H38O11,分子量为574.62。楝素纯品为白色针状或粉末状固体,无臭无色,味极苦。易溶于乙醇、甲醇、乙酸乙酸、丙酮、二氧六环、吡啶等有机溶剂,微溶于热水、氯仿、苯,难溶于石油醚。乙醇中结晶产物的熔点为238-240℃,薄层分离物的熔点为243-245℃。
楝素在医药上具有驱虫、抗癌、抗菌、影响神经肌肉及细胞、影响呼吸中枢及消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农业上,已有报道楝素对多种农业害虫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对蔬菜上的主要害虫—蚜虫、菜青虫以及小菜蛾等均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
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化学名称为用1一(6一氯吡啶一3一吡啶基甲基)一N一硝基亚咪唑烷一2一基胺,C9H10ClN5O2,分子量为255,
化学结构式为:
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速效性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如稻象甲、稻负泥虫、稻螟虫、潜叶蛾等也有效。但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可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楝素和吡虫啉单独使用时杀虫谱较窄、药效较慢、易产生抗药性的问题,从而设计了一种杀虫谱较广、增效的楝素与吡虫啉的组合杀虫剂。
本发明所述楝素和吡虫啉的农药组合物是由楝素与吡虫啉配制而成的二元复配杀虫剂,该二元复配杀虫剂含有1-40%的楝素和1-40%的吡虫啉,其余是助剂。
楝素和吡虫啉的杀虫剂组合物,可用本领域内普通人员熟知的方法制成多种农药剂型,如可湿性粉剂、乳油和悬乳剂等。以下以该复合杀虫剂的可湿性粉剂为例加以说明:
一种含楝素与吡虫啉的可湿性粉剂,该可湿性粉剂各组分的含量为(重量百分比):
楝素:1-40%
吡虫啉:1-40%
填料:10-70%
助剂:5-30%
本发明所述的助剂由湿润剂,分散剂:填料组成,其中
湿润剂占制剂按重量计3-30%,湿润剂为天然产物湿润剂和阴离子型湿润剂,可用茶枯、皂角粉、月桂醇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洗衣粉、拉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
分散剂占制剂按重量计4-30%,分散剂为工业副产物和阴离子型分散剂,可用亚硫酸纸浆废液、木质素及衍生物磺酸盐、烷基磺酸钠和烷基甲醛缩合物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