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车个性化配置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4798.1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应伟康;冯严斌;王旺;熊想涛;陈文强;韦兴民;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郭海彬;范晓斌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车 个性化 配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整车个性化配置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内部的控制系统是汽车在整车厂下线时预先配置好的,但是在汽车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如为了省电只开启车上装配的8个音响中特定的2个,则传预先配置好的控制系统无法实现该功能,即用户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个性化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车个性化配置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无法对汽车的功能进行配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整车个性化配置系统,包括:
控制器模块,布置于汽车内部,所述控制器模块解析存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内的系统配置文件所具有的各控制功能,并能控制所述各控制功能的开启与关闭;布置于汽车内部的ECUs(多个ECU)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模块、汽车功能部件信号连接,所述ECUs包含的每个ECU控制所述汽车功能部件执行一个经配置后的控制功能;
显示器模块,布置于汽车内部,与所述控制器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显示器模块显示出所述各控制功能及控制所述各控制功能开启与关闭的开启按键与关闭按键,点击所述开启按键与所述关闭按键能对所述各控制功能进行开启或关闭的配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模块与整车厂服务器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接收并更新由整车厂服务器模块提供的所述系统配置文件。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模块与每个所述ECUs均通过CAN通讯模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CAN通讯模块为SJA1000型CAN通讯模块。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模块为AT89C52型单片机。
优选地,整车个性化配置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并对其供电。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模块通过3G模块或者wifi模块与整车厂服务器模块信号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控制器模块能控制各控制功能的开启与关闭,用户通过显示器模块能点击开启按键与关闭按键来对所述各控制功能进行开启或关闭的配置。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的整车个性化配置系统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对汽车的功能进行配置。
2)本发明的控制器模块与整车厂服务器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接收并更新由整车厂服务器模块提供的所述系统配置文件。通过上述设置,当用户个性化配置的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更新由整车厂服务器模块提供的系统配置文件的方式来对存储于控制器模块内的系统配置文件进行还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其中虚线框内的为本发明整车个性化配置系统包含的组件;
图中标号如下:
100-控制器模块;
200-显示器模块;
300-ECUs;
400-整车厂服务器模块;
500-CAN通讯模块;
600-电源模块。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个性化配置系统,主要包括布置于汽车内部的控制器模块100和显示器模块200。
其中,控制器模块100,解析存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100内的系统配置文件所具有的各控制功能,并能控制所述各控制功能的开启与关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模块100为AT89C52型单片机。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整车个性化配置系统还包括一电源模块600,所述电源模块600与所述控制器模块100连接并对其供电。
显示器模块200,与所述控制器模块100通过CAN通讯模块500信号连接。所述显示器模块200显示出所述各控制功能及控制所述各控制功能开启与关闭的开启按键与关闭按键,用户能点击所述开启按键与所述关闭按键来对所述各控制功能进行开启或关闭的配置;
布置于汽车内部的ECUs30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模块100、汽车功能部件信号连接。例如,所述控制器模块100通过3G模块或者wifi模块与整车厂服务器模块400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7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