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4642.3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冯铁;杨杰;陈德勇;屈群;王国荣;乔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4 | 分类号: | F26B2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烘干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板带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在钢铁板带处理技术中,需要对热轧不锈钢板带进行连续退火、酸洗处理。位于该产线退火、水冷区域出口处有一台蒸汽烘干机,用于对经过退火、水冷后带钢上下表面剩余水分进行烘干的处理。图1a为现有技术中蒸汽烘干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b为现有技术中蒸汽烘干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c为现有技术中蒸汽烘干机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d为现有技术中风刀与板带相对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a、图1b、图1c以及图1d,利用现有蒸汽介质通过蒸汽管路101进入热交换器102内部的多排波纹晶管循环后,使波纹晶管加热,实现热交换功能,经过循环热交换后的蒸汽变成冷凝水从冷凝水管路103排出。风机104的出风经过风道105,再通过热交换器102并经其内热晶管的加热作用,使出风变为热风,热风最后进入分配风箱106并通过4对上、下出风口将热风输送到位于箱体107内四对上、下对应的风刀108,通过风刀108的出风刀口对板带109上、下表面进行吹扫烘干处理。此外烘干机箱体107下部设有吸风口,通过与之相连的吸风管110,箱体107内的热风再由此回流到风机104,实现热风往复加热循环的效果。
然而上述的蒸汽烘干机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烘干机处在退火、水淬冷却后的工艺位置,板带109经过退火、水淬冷却后边浪翘曲极其严重,翘曲的边浪经常刮伤风刀108,造成损坏,影响烘干吹扫效果;(2)、在保证烘干效果的同时,为增强吹扫效果,风刀108一般都做成“八”字型,以便加强侧向吹扫能力,板面的残留水份在烘干的同时将其吹扫出板面。由于这种结构形式的风刀108刀口为“八”字型而非直线型,刀口中间和边缘前后方向有较大的距离,因此由于板带109边浪翘曲严重在风刀108前后方向采用防护托辊也无法对风刀108实现有效保护;(3)翘曲严重的板带109经常在上表面形成一定的凹坑效应,会有局部大量聚集性水的工况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烘干机无法对聚集性的水实现有效的烘干处理;(4)整个烘干机出风系统设计显得效率低下,导致烘干机烘干吹扫效果不强,主要表现在:a.供风采用集中供风,即一台单独风机通过一台单独的热交换器,最后再通过一台单独的分配风箱集中供给四对风刀,尽管风机功率容量很大,但是经过单独的分配风箱后,其供风的流量及压力受到极大的削弱,主要原因是单独的分配风箱为实现集中对八个风刀供风,体积一般相对较大,其结构为箱型结构,内部通流截面为较大的矩形面,而出风口仅通过在箱体出风侧面开出八个相对很小的孔洞实现对八个风刀供风,这种出风通流的结构形式致使原本较大矩形的通流截面突变缩小成八个很小的孔洞,相当于变相地对原有出风进行了极大的减压节流处理;b.风刀原设计考虑加工方便,采用的是钢板钣金加工成矩形或菱形截面,钢板两端头再折弯成为出风刀口,这种结构明显也是突变式出风结构,不利于出风顺畅,对流量及风压也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刀口间隙均匀性无法可靠保证,导致沿刀口方向吹扫效果极不均匀,造成板带表面烘干效果不一致,吹扫效果差的地方烘干后的板带会有明显水迹;(5)现有烘干机吸风口设置在下部,由于退火后的板带表面氧化铁皮及灰尘很多,箱体底部大量氧化铁皮及灰尘聚集,导致这些杂物被吸入并长期聚集在吸风管甚至风机内部,容易造成堵塞,影响吸风流量,从而对出风流量也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烘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蒸汽烘干设备,以解决板带边浪翘曲刮伤风刀以及烘干吹扫效果不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烘干设备,将热风吹入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板带,蒸汽烘干设备包括:多台风机,所述风机的风道为分叉结构;多对风刀,包括“八”字型风刀和“一”字型风刀,所述“八”字型风刀距离板带比所述“一”字型风刀大,所述“八”字型风刀靠近板带入口处设置,一对所述风刀由一台所述风机供风,所述风刀的截面具有管式渐变型出风结构,所述风道的两个出风口分别与一对风刀的进风口连接;多对托辊,所述托辊靠近所述“一”字型风刀的刀口设置;吸风元件,所述吸风元件具有三通结构,对称的两通接口分别与相邻所述风机的吸风接口连接,另外一通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方;积灰斗,所述积灰斗与所述吸风元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八”字型风刀的数量为一对,“一”字型风刀的数量为三对。
进一步地,对所述“八”字型风刀供风的风压、风量比所述“一”字型风刀的大。
进一步地,所述风刀的剖面结构为纺锤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