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4421.6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成炜;贾欲明;达磊;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3/02 | 分类号: | B64C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尾翼 操纵 悬挂 耦合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组件。
背景技术
大型及超大型飞机普遍采用液压作动器作为舵面偏转的执行元件。综合考虑余度、安装空间和系统重量,通常每个舵面需要安装两个操纵作动器和两个以上悬挂支臂,它们在飞机尾翼安定面后缘内部分开布置在不同肋的端面上。然而,该布局使舵面前梁在操纵点位置承受很大的面外载荷,引起舵面前梁变形过大,不符合刚度设计要求,若增加舵面刚度需要付出较大重量代价。空客公司的A320飞机升降舵就采用上述布置形式,见图1和图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飞机舵面前梁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解决飞机舵面操纵作动器对舵面前梁造成的过大变形的问题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组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操纵悬挂耦合支臂、舵面操纵作动器和操纵悬挂耦合支座,操纵悬挂耦合支座上布置有安装舵面操纵作动器的操纵耳片和安装耦合支臂接头的悬挂耳片,操纵悬挂耦合支臂一端设有悬挂接头,舵面操纵作动器在耦合支臂上的安装位置布置在舵面悬挂点之后,操纵悬挂耦合支臂与安定面连接点之前,操纵悬挂耦合支臂与安定面的连接部分与作动器的安装位置不相接,舵面操纵作动器另一端连接在操纵悬挂耦合支座的操纵耳片上,操纵悬挂耦合支座的悬挂耳片与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的悬挂接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飞机尾翼操纵悬挂耦合组件解决了飞机舵面前梁的变形问题,同时能将飞机舵面操纵作动器对飞机安定面和飞机舵面的载荷降低约百分之五十,平衡了舵面悬挂载荷在安定面两侧壁板上的分配,对飞机尾翼结构减重明显。
附图说明
图1:舵面操纵作动器安装图
图2:舵面悬挂支臂安装
图3:操纵悬挂耦合组件安装示意图(正视图)
图4:操纵悬挂耦合组件安装示意图(俯视图)
图5:操纵悬挂耦合接头示意图
图6: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示意图(正视图)
图7: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示意图(俯视图)
1、舵面前梁2、舵面操纵支座3、操纵作动器4、作动器安装支座5、安定面后梁6、对接螺栓组件7、对接螺栓组件、8、悬挂支臂过渡接头9、悬挂支臂、10、对接螺栓组件11、舵面悬挂支座、12、对接螺栓组件13、耦合支臂14、对接螺栓组件、15、对接螺栓组件16、耦合支座、17、悬挂耳片18、操纵耳片、19、悬挂接头20、槽型梁21、槽型立柱22、载荷耦合段23、操纵作动器安装位置24、底座上与安定面壁板的连接部分25、底座上与安定面后梁的连接部分26、底座上与安定面壁板连接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操纵悬挂耦合支臂13、舵面操纵作动器和操纵悬挂耦合支座16,操纵悬挂耦合支座上布置有安装舵面操纵作动器的操纵耳片18和安装耦合支臂接头的悬挂耳片17,操纵悬挂耦合支臂一端设有悬挂接头,舵面操纵作动器在耦合支臂上的安装位置布置在舵面悬挂接头之后,操纵悬挂耦合支臂与安定面连接点之前,操纵悬挂耦合支臂与安定面的连接部分与作动器的安装位置不相接,舵面操纵作动器另一端连接在操纵悬挂耦合支座的操纵耳片上,操纵悬挂耦合支座的悬挂耳片与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的悬挂接头连接。
上述操纵悬挂耦合支臂由为六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靠近舵面一端的舵面悬挂19接头、上下左右四根槽型梁20、连接支臂两侧槽型梁的槽型立柱21、载荷耦合段22、操纵作动器安装位置23和靠近安定面一侧的底座24、25、26。舵面悬挂接头可设计成过渡接头的形式用螺栓连接在耦合支臂上;上下左右四根槽型梁连接支臂的悬挂接头和载荷耦合段;槽型立柱可增强支臂刚度;悬挂载荷与作动器载荷在支臂的载荷耦合段上部分抵消;操纵作动器安装立筋仅与载荷耦合段连接;支臂底座与载荷耦合段连接,在外部分别与安定面两侧壁板和安定面后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负压吸除回用功能的粉体灌装机
- 下一篇:便携式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