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风巢式热风非织造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3631.3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跃东;王向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跃东;王向钦 |
主分类号: | D04H3/147 | 分类号: | D04H3/147;D04H1/48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风巢式 热风 织造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丙纶(PP)、ES等低熔点复合纤维网的加固定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于热风循环穿透的生产设备主要由外部的循环热风引导管道、安装在设备内的上下热交换风道和安装在风道里面的单层的网孔板,以及其他风量调节装置组成。但现有的生产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在其内部安装的上下热风交换风道存在温度横向分布严重不匀,横向气流流量、流速、风压等也大小不均。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飘网、起皱等现象,导致产品生熟不一。并且,设备整体上热风气流流速风压不好控制,从而造成所生产的非织造热风产品手感硬,产品横向分布的各项物理指标往往达不到行业要求。由于存在上述缺陷,生产速度也被限制在较低速度。(2)设备的内部热交换风道直接暴露,增加了循环热风的热能交换,能源大量消耗造成无谓的浪费。(3)另外,现有的设备在热风产品改型调整中非常困难,很难适应当前产品多样性的要求,无法生产出随着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而引起的产品档次提高而提出的柔软舒适的产品。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并满足节能降耗的需求,需要研制一种新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风巢式热风非织造成型设备,可有效节能,其中温度、流量、流速以及风压在热交换风道的横向分布上更加均匀,并且可调整,产品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风巢式热风非织造成型设备,包括多组热交换单元,每组热交换单元包括位于外部的风机、加热器和位于内部的热气流循环通道,所述的热气流循环通道包括正压流道和负压流道;所述每组热交换单元的正压流道和负压流道为上下成对布置且互成镜向结构,二流道分别包括流道壳体、在流道壳体内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巢腔区和整流区,所述二流道的整流区之间设有供纤维网通过的可调间隙,该间隙作为产品热交换区。
本发明所述的每个巢腔区分别设有由1~5层巢腔横板和多个巢腔竖板纵横交错布置并按顺序排列叠合的小气流通道,即巢腔区为由径向导流道、横向分流道组成的风巢式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巢腔区的巢腔竖板以20~400毫米的间隔分布并布满流道。
本发明所述的整流区位于巢腔区的外侧,整流区内设有1~3层水平布置的网孔板。
本发明所述的位于整流区的流道壳体内壁上设有插槽,所述的网孔板活动插装于流道壳体内。
本发明所述的整流区设有一层网孔板,该网孔板作为热交换板。
本发明所述的整流区可以设有二层网孔板,二网孔板间隔布置,位于外侧的网孔板作为热交换板,位于内侧的网孔板作为均流板或阻风板。
本发明所述的整流区还可以设有三层网孔板,三网孔板间隔布置,由外向内分别作为热交换板、均流板和阻风板。
所述的热交换板、均流板和阻风板上分别设有直径为1毫米~40毫米的孔洞,所述的孔洞大小的布置由热交换板、均流板至阻风板的顺序依次增大。
本发明所述的流道壳体由壳体封板,保温层,壳体内胆组成。
本发明的节能型风巢式热风非织造成型设备,设备的冷却装置采用抽气式风冷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节能型风巢式热风非织造成型设备,结构新颖,实用性强,每组热交换单元的正压流道和负压流道设计为由径向导流道、横向分流道组成的风巢结构,巢腔区对应产品热交换区的其中一块区域,进口部分统一由总风道供风,气流均匀进入各个风巢构成的流道。总体上,各点温度,压力,风速,基本上趋于均一化,从而大大提升产品质量。
(2)正压流道或负压流道的整流区内,由1~3层网孔板上下迭加,相邻网孔板之间留有距离,作为流体缓冲区,该区域可以让紊乱的气流重新有序。整流区是由热交换板,均流板,阻风板所构成的空间,该空间的作用是对流动的热空气进行整理、导向、降速、稳压,使其对轻薄的纤维网产生的副作用降至最低,不致产生飘网起皱或软硬不均生熟不一。当生产手感硬的产品时,可以抽走其中1~2层网孔板,操作灵活方便。
(3)流道壳体为保温体结构,可以由双面钣金薄板焊接冷压而成,中间填加保温材料,有效避免热量流失,节能降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跃东;王向钦,未经林跃东;王向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36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