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C轴功能的大型立车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3555.6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利;马国城;崔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26 | 分类号: | B23Q1/26;B23Q1/38;B23Q16/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大型 车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立车工作台,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数控立式车铣中心的具有C轴功能的大型立车工作台。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在加工大型回转体零件时,有时不仅需要车削外圆及内孔,还需要在端面进行打孔、铣槽等加工工序,而现有技术中的立车工作台无法同时实现这些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C轴功能的大型立车工作台,该立车工作台既可以回转,也可以分度定位,能够同时满足立车打孔、铣槽等工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C轴功能的大型立车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工作台,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传动轴,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齿圈,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齿圈相啮合;固定在所述齿圈上的径向内环座,所述径向内环座上固定有径向静压轴承外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芯轴支座,所述芯轴支座上固定有流量分配器,所述流量分配器上固定有径向流量控制器,所述芯轴支座上还固定有径向静压轴承内环;同轴设置在所述芯轴支座上方的芯轴,与所述芯轴同轴固定连接的编码器,安装在所述芯轴上的圆光栅;与所述工作台固联的回转盘,所述回转盘和所述芯轴同轴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在所述芯轴支座上的轴向压紧盘,安装在所述轴向压紧盘上的轴向压紧静压板和压紧流量控制器。
较佳地,所述底座和所述齿圈之间还设有静压导轨块,所述静压导轨块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静压导轨块上安装有轴向流量控制器。
更佳地,所述静压导轨块上还设有压力检测装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C轴传动通过C轴传动箱带动齿圈进行连续分度,通过圆光栅进行位置反馈可实现最小0.001°连续分度;本发明的主传动通过主传动箱带动齿圈和工作台旋转,通过编码器进行速度反馈,最快可实现100r/min的回转,回转速度快,定位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C轴功能的大型立车工作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传动轴,2-静压导轨块,3-轴向流量控制器,4-齿圈,5-传动齿轮,6-径向内环座,7-径向流量控制器,8-流量分配器,9-径向静压轴承外环,10-径向静压轴承内环,11-压盘,12-垫,13-螺母,14-压紧盘,15-芯轴支座,16-编码器,17-圆光栅,18-静压导轨块,19-轴向流量控制器,20-工作台,21-底座,22-回转盘,23-压紧流量控制器,24-轴向压紧静压板,25-圆光栅座,26-支座,27-芯轴,28-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C轴功能的大型立车工作台,它主要包括底座21、工作台20、传动轴1、传动齿轮5、齿圈4、径向内环座6、径向静压轴承外环9、芯轴支座15、流量分配器8、径向流量控制器7、芯轴27、编码器16、圆光栅17及回转盘22。
其中,工作台20设置在底座21的上方。传动轴1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底座21上,传动齿轮5通过键和所述传动轴1连接。齿圈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1上,传动齿轮5和所述齿圈4相啮合。
径向内环座6通过螺钉固定在齿圈4上,径向内环座6上固定有径向静压轴承外环9,径向静压轴承外环9通过压盘11固定在径向内环座6之上,压盘11通过螺钉和径向内环座6连接。
芯轴支座15固定在底座21上,所述芯轴支座15上固定有流量分配器8,所述流量分配器8上固定有径向流量控制器7,所述芯轴支座15上还固定有径向静压轴承内环10,径向静压轴承内环10通过螺母13和垫12固定在芯轴支座15之上。静压油通过流量分配器8进入径向静压轴承的油腔,通过径向流量控制器7进行恒流控制,使得工作台回转时径向实现静压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3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起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通信天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