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2-硫醇基苯并噻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2765.3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邢维宝;兰荣民;洪学斌;李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月(天津)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72 | 分类号: | C07D277/7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硫醇 噻唑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涉及一种低成本、节能高效的硫化促进剂2-硫醇基苯并噻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硫醇基苯并噻唑(以下简称促进剂M),为通用型橡胶硫化促进剂,是一种半超速促进剂,可单独使用,亦可混用。它既是橡胶工业重要的硫化促进剂,同时也是生产噻唑类硫化促进剂和药物不可缺少的中间体。
目前促进剂M合成工艺成熟,生产主要采用以苯胺为原料和二硫化碳、硫磺进行反应的高压法,先生产出粗品M,然后通过溶剂或酸、碱进行精制得到纯度97%,熔点在170℃以上的产品。由于缩合反应产生大量的硫化氢,致使反应压力高达9.6-10.0MPa,对设备要求苛刻,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缩合反应的温度高达265-280℃,物料产生严重的焦化现象,产品含量在85%,收率只有80%,致使生产成本过高。
范文革(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41):13一16.)研究了高温高压法合成2一巯基苯并噻唑时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提出了大配比硫磺合成技术路线,该合成工艺能有效抑制副产物的生成,产品收率由传统工艺的80%提高到86%,但是该工艺对设备的要求较高,投资较大,后处理过程难以将过剩的硫磺除去,影响产品质量。
中国专利CN101717337A采用KM一02催化剂,n(苯胺):n(二硫化碳):/S(硫磺)=1:(1~2):(1~3),搅拌速度10~130r/min,反应温度300℃,反应压力11MPa,反应时间6h,得到纯度93%、收率79%的产品。该专利完全采用苯胺为原料,未指明催化剂的组成,存在产品收率和质量较低,反应压力高等缺陷。
韩金平等(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38(3):29—32)以活性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活性炭3种固体吸附剂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40~260℃,2-硫醇基苯并噻唑的收率最达到86.7%,反应时间由原来的4h缩短为3h。该方法催化剂加料量达到1%,难以与与产品分离,反应压力达到9.0-10.0MPa,产品收率不高。
刘瑞江等(化工进展,2009,28(1):155—15)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高温高压合成2-硫醇基苯并噻唑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苯胺、二硫化碳、硫磺为原料,反应温度245℃、反应压力10MPa,无搅拌条件下,以水杨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苯胺质量的5%,2-硫醇基苯并噻唑的收率可达92.08%。该方法完全以苯胺为原料,催化剂用量高达5%,同样存在反应压力高的缺陷,无经济实用价值,对设备要求苛刻,无工业化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低成本、节能高效的制备硫化促进剂2-硫醇基苯并噻唑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2-硫醇基苯并噻唑,由以下组份制成,
苯胺4-6质量份数;
硝基苯0.8-1.2质量份数;
硫磺4-7质量份数;
二硫化碳0.8-3质量份数;
催化剂0.00004-0.006质量份数。
所述的催化剂为金属卤化物或金属氧化物。
所述的催化剂为三氯化铁、氧化铁、四氯化锡、氧化锡、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2-硫醇基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苯胺、硝基苯、硫磺和二硫化碳加入压力反应釜中并进行搅拌10-20min;
2)加入催化剂并继续搅拌8-15min;
3)用氮气置换釜中空气;
4)在搅拌下将物料加热到150℃-170℃并在此温度下维持0.8-1.2h;
5)在20-30min内将压力反应釜快速升温到200-210℃,然后关闭升温装置;
6)利用反应放热,将反应物自然升温到220-240℃,此时反应的压力在4-7.0MPa,在此温度和压力下维持2-5h;
7)降温到180-190℃,排除硫化氢,采用通用的精制方法提纯,得到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部分硝基苯代替苯胺作为反应原料,充分利用反应过程的副产物硫化氢将硝基苯还原为苯胺和硫磺继续参入反应,降低了反应体系的压力和原料苯胺、硫磺的消耗。
(2)由于采用了高效的催化剂,提高了反应速度,同时也降低了反应温度,避免了产品在高温下的分解和焦化,提高了产品的收率和质量。
(3)由于反应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对工艺设备的要求也降低,减少了设备的投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月(天津)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宝月(天津)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2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